-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纪录片导演徐欢领衔央视频道创作团队, 拍摄的《如果国宝
会说话》,冲破小众“圈”,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这个每集 5 分钟,由 100 个短片组成的纪录片,用生动的讲述方式,让博物
馆静默的文物,有了人的性格, 活泼泼地出现在荧屏上,成为
“网红”。因拍摄《故宫 100》而走红的徐欢,对“红”很淡然。
她说:“这是赶上了好时机。”她拍了十多年的历史人文类纪录
片,而文博题材纪录片近一两年才开始受到大众, 尤其是年轻观
众的青睐。《如果国宝会说话》 短、平、快的风格, 并非刻意 “迎
合年轻人”。她说,与《故宫 100》一样,它面对的是同一群人
——希望看见古物之“美”的人,无分老幼。
“《如果国宝会说话》 其实想表达: 这些宝贝不会说话, ”她说,“时代进步了, 能看到文物之美的人多了, 我们只是代替国宝发声了。”“无用”之美。有一年,徐欢在卢浮宫拍摄,购得一张
光盘,里面是给孩子们看的馆藏品小短片。 “制作得很有趣,旷世杰作走下神坛,那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做这样的东西。”
2012 年,她和团队借鉴这种小短片方式拍了《故宫 100》,
获了国内纪录片创意大奖。 “这启发了我,短小精悍的东西未必就不够厚重,它能更快捷地让人贴近一个事物。”
因此,《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只“赏”一件文物。 怎么赏?徐欢说,一是跳出传统文化 “窠臼”;二是跳出“中国”,
要有世界的眼光。 “如果一件文物对世界和人类有意义,这就是
文化自信的物证。”徐欢骨子里很桀骜。“纪录片要有批判性,
启迪民智,让人思考。”但是,她坦承,目前很多纪录片更像宣
讲片,她希望不囿于文博专业的“理性”,而是用一丝“感性”
直抵人心。在“妇好鸮尊”这集中,有一句话让她感触最深:你
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也许 10 年、20 年、
年之后,新的考古发掘、科技进步就会推翻我们现在所有的认知,”徐欢说,不要妄想能够解读文物的美,存在便是永恒。
她认为,古物的美,看似无用,却能让今人“感到生命扑面而来的力量。这种人文精神才是传统文化的魂魄”。
流量为王的时代,自媒体如何把握好“麦克风”?
4 月 27 日,上市公司瀚叶股份扔出一份 38 亿元全资收购量子云计划,像是轻轻丢出一个炸弹,让自媒体圈炸开了锅。瀚叶股份以支付“ 25%现金 +75%股份”的方式,收购了量子云旗下包
括“卡娃微卡”、“天天炫拍”、“心情相册”等 981 个微信公众号。 38 亿!这个数字让人看得瞠目结舌,我们都会在心里打个问号,量子云真的有这么高的价值吗?
量子云的质量蹭着底线,打着擦边球走向“成功”实则,它是否成功还未可知,它的未来,还是一个问号。作为自媒体,承
担着“传播信息”的责任,如果一味的追求“流量”,忽视对内容的把控,失去读者的尊重,结局就会像“二更食堂”一样——干掉自己。
“流量为王”还是“内容为王”,这样的问题似乎都不用多想,但是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与“内容”背道而驰,追求着“流量变现”,无底线的相互攀比,利润跑的飞快,凌驾在内容和把控之上自媒体不知不觉中“捧杀”着自己。
要知道只有高质量的文字才能稳定的留住读者, 而不是陷进“流量汇聚—流量运营—流量变现” 的闭环,这样的闭环会逐渐走到下坡的路口,“滚”的原来越远,越来越偏。
自媒体仍是一种“传播”,仍然需要肩负传播的责任,既然要发声,就要对自己负责、对传播负责、对社会负责。自媒体要随时保持作为“传播渠道”应有的节操和良知,始终坚持一个完整健全的“三观”,拥有“传媒人”良好的自我修养。
知识焦虑:知识爆炸下,我们该如何学习?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各行各业都在迅速发展, 这就带了一个结果——知识的爆炸性增长, 所以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所谓的“知识焦虑”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焦虑会不断地加深、
飞速地进化。在知识爆炸式增长的今天, “知识焦虑”已经关系到了你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了。 换句话说, 如果你不去一直学习不断地获取新知识,你的极有可能就被时代抛弃掉。
比如,清华大学的老教授,那可是中国学术的泰山北斗啊,
一定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却被骗子骗走了 1760 万。很简单,这位老教授对于新出现的互联网、来电改号、信息贩卖、电信诈骗的套路他并不了解。
不知从哪天起,就有人提出了“碎片学习”这个概念,碎片
化在相关知识本身不够完备的情况下, 很可能会导致片面化, 就比如说房价是涨还是跌的问题, 有的就说一定会涨, 有的就说马上房地产泡沫马上就要破灭了, 他们说的好像都有道理, 你说你信谁的?
被碎片化的只言片语引导, 容易导致学习者全盘接受而忽视了背后的思维逻辑, 从而导致导致学习能力的退化。 还是脚踏实地,系统的进行学习。“碎片学习”只可作为茶余饭后的看资,切不可迷信这种学习方法会给你带来完整的知识体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