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常血细胞形态观察
实验准备
器材:
载玻片
盖玻片:
滴管:4个
橡皮吸头:4个
玻璃棒:4根
烧杯:1000 ml , 2个
量筒:100ml、500 ml、1000 ml 各一
蜡笔
棕色小口瓶
碾钵
载玻片处理:一般将载玻片先用洗衣粉水溶液煮沸 20分
钟,用流水冲洗,再经清洁液浸泡过夜,用流水反复冲洗,最
后入95遗精浸泡约1小时。取出,以洁净布巾夹持玻片边缘 擦干备用。
试剂:
瑞氏染液240ml
瑞氏染料粉剂 0.1g
纯甲醇(AFR 60ml
将粉剂放入洁净干燥碾钵内,先加少量甲醇研磨使染料溶解, 然后将已溶解的染料倒入洁净的棕色玻璃瓶内,剩下未溶解的 再加入少量甲醇研磨,如此反复,直至染料完全溶解为止。新 配制的染液需密封保存,室温放置 1周后才能使用。染料存放 越久,染色效果越好。
磷酸盐缓冲液
1%KH 2PO 30ml
1%Na 2HPO 20ml
加蒸馆水至800 ml,调PH值到6.5~7.0,定容至1000ml 甲醇
二甲苯
实验步骤
一.涂片
(一)血液涂片的制作
需载玻片2张,分别称为玻片1和玻片2 (推片)。
用玻片1 一端接约3mn^径的血滴,将此玻片1保持水平。
取另一边缘平整的载玻片 2 (推片),将其前端放在血滴 前,与片1保持30角并稍向后移与血滴接触,即见血液 沿片2 (推片)下缘散开,使血液展开并充满整个推片的 宽度。
立刻将推片与载玻片呈 30角,边轻压推片边将血液按 下图的箭头方向推动涂抹,至血液铺完血膜为止。
挥动片1使血膜吹干,用蜡笔将血膜边缘圈画备染色。
每只动物涂片一张。
一张良好的血片,要求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
置30min~ 1hr后较利于观察红细胞的形态。
注意事项:
如标本本身太短,可观察的部分会受局限,故以在离开载玻片 另一端2cm地方涂抹为宜。
载玻片、推片的角度越小、血液越薄;涂抹速度越慢、也越薄< 在涂抹贫血病人的血液时,将推片稍竖起(不是 30而是35三 40°左右),以较快的速度推比较好,而对红细胞增高的病人则相 反。
如用力过猛白细胞容易破损。
二.染色
(一)血液涂片的染色
将待染涂片平放于染色架上。
用滴管将染液滴于涂片上,覆盖整张涂片,放置 1?3分
钟。
加入等量的磷酸缓冲液或蒸馆水,与染液混匀,可以用滴
管从一端吸入,另一端放出,混匀为止,或用嘴来回轻轻 吹之,使之混匀,室温下染色5~10分钟(白细胞数多或
骨髓标本时间应长一些,如 20~ 30min)。
染色结束时,先用蒸馆水或缓冲液洗将涂片上的染液直接
冲掉。
再将片子用白来水温和冲洗,至血液膜呈淡红色。
甩干或晾干玻片。
封片。
【染色原理】
1 .瑞氏染料
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美蓝(又名 亚甲蓝mehyleme blue)为四甲基硫堇染料,通常为氯盐,即氯化美 蓝。伊红(又名曙红eosin )通常为钠盐即伊红化钠。美蓝和伊红水 溶液混合后产生一种憎液性胶体伊红化美蓝中性沉淀,即瑞氏染料。 瑞氏染料溶于甲醇后重新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细胞的染色
既有物理性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各种细胞和细胞的 各种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用染色液 染色后在同一血片上可以看见不同的色彩。
例如:
?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成粉红
色称为 酸性物质。
?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
染蓝色或紫色称为一一碱性物质。
?中性颗粒成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紫红色称为一一 中性物质。
PH时细胞染色的影响
细胞各种成分均由蛋白质构成,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 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 偏红;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 因此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敏感,在染色过程中玻片必须清洁, 配制瑞氏染液必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水应近 中性,否则各种细胞染色反应异常,致使细胞的识别困难,甚至造成 错误。
【血细胞发育规律】
血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其形态和大小的变化基本上有一个共 同的规律:
胞体:随着血细胞的发育成熟,胞体由大逐渐变小,但巨核细胞 系统则由小变大,原始粒细胞至早幼粒细胞也逐渐由小变大。
胞核
大小:由大变小,但红细胞系统例外,成熟红细胞核消失。
形状:圆形变为不规则形;粒细胞核呈分叶状;淋巴与浆细胞 系统变化不大。
染色质:细致、疏松逐渐变为粗糙、紧密
核膜:不明显变为明显;原淋巴细胞核膜最厚;原幼粒细胞核 膜最薄;原始单核细胞介于两者之间。
核仁:由有至无。清楚的核仁是原始和比较原始细胞的重要标 记,呈淡蓝色,随着细胞的成熟而消失。
胞浆
量:有少到多。
颜色:深蓝到浅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