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与商代礼制.doc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93 甲骨文与商代礼制 谭步云 目 录 引 子 欲隐还现的商代礼制 第一章 寻觅传世文献中的商代礼制 甲骨文中之商代礼制面面观 商代礼制研究纵览 第二节 几种礼制研究经典撮要 一、董作宾的《殷历谱》 二、胡厚宣的《甲骨学商史论丛》 三、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 四、岛邦男的《殷墟卜辞研究》 五、郭宝钧的《中国青铜器时代》 六、张光直的《中国青铜时代》 第三节 商代礼制的二分现象 第三章 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 第一节 极尽尊荣的王室 一、王室的构成 二、歧见迭出的继承法 三、似有似无的昭穆制 第二节 祭祀谱中体现的家族构成 一、董作宾先生关于殷世系的研究 二、大示、小示、伊示和下示 第三节 王室之外的家族制度 一、方国与封邑及其家族 二、方国朝见与宾礼 第四节 庞大的官僚制度 一、官制、官职和官称 二、册封法探秘 第四章 婚姻礼制概观 第一节 渐趋完善的婚仪 一、婚姻形态的演进 二、商代的婚姻形态 三、商代婚仪探微 第二节 妻妾体系的奥秘 第三节 冥婚的启示 第五章 诡异的祭祀礼仪 第一节 隆重而频繁的庙祭 一、庙制、祖庙和庙号 二、神主与祖神 三、祖先神祀典种种 第二节 形形色色的郊祀 一、超自然神崇拜 二、自然神崇拜 与祀典相关的礼仪 一、飨礼 二、献享 三、祷祝和立尸 第四节 令人毛骨悚然的葬仪 一、葬仪管窥 二、人殉与人祭 第五节 “献俘礼”的初步研究及其他 一、献俘礼 二、大蒐礼 第六章 神秘的商代方术 第一节 贞卜钩沉 一、贞人的复活 二、贞卜法的复原 第二节 日祭和日书蠡测 第三节 阴阳五行探源 第四节 “傩”的推测 第七章 商代礼制研究之前瞻 第一节 传世典籍研究的前瞻 第二节 商代铜器研究的前瞻 第三节 商代其他器物研究的前瞻 第四节 甲骨文商代礼制研究的前瞻 一、关于商代礼制的二分现象问题 二、关于宗法礼制的问题 三、关于婚姻礼制的问题 四、关于祭祀礼制的问题 五、关于方术的问题 六、其他问题 尾 声 引 子 欲隐还现的商代礼制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痛感时世的礼崩乐坏,于是企图还夏、商、周三代礼制的本来面目。然而,当他着手整理前朝的文献时,却彻底失望了。他,就是儒家祖师孔仲尼。为什么?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见《论语·八佾》。孔夫子这话的意思是:“夏代的礼制,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制,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因为历史文件和贤人都不足够。如果有足够的历史文件和贤人,我就可以援引来作证了。”孔夫子以后,依然有学者希望能重构殷礼,例如司马迁。《史记》中有《礼书》、《封禅书》,便可看得出太史公的良苦用心。可细细读去,作者总在三代礼制方面含混其词。这也怪不得他。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典籍经秦火之后更是“零落成泥辗作尘”了,太史公所能使用的商代史料,也只是 、见《论语·八佾》。 据典籍的记载,自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后,商王国存在了约五百年。一个王国能够维系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其礼制一定十分完善。然而,揭开其秘密却一直是个美丽、而不能实现的愿望。于是,商代礼制长期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隐而不现。 幸好在一百年前,深埋在地下长达三千年的商代档案材料── 甲骨文破土而出了,顿时犹如万缕阳光,穿透了笼罩在商代礼制之上的迷雾。这时候的商代礼制研究,真正应了陆放翁的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尽管可以说重构殷礼燃起了希望之火,然而,学术界并非不存丝毫疑虑。有些人首先想到:这甲骨文可靠吗?甲骨文真的是商代的遗物吗?如果我们今天提出这样的问题,肯定被目为幼稚。事实上,甲骨文出土之初,国内国外均有学者── 很有学问的学者—— 质疑甲骨文的真实性。五十年代,日本的甲骨学家岛邦男先生回忆说:三十多年前他的老师宇野哲人先生告诉他,甲骨文是伪作的。而那时,甲骨文出土已有十几年了。当然,岛邦先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甲骨文的研究,相反,这成了促使他研究甲骨文的契机。国内,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也曾怀疑甲骨文是假的。这大概是缘于那阵子确实出现了很多为卖钱而伪刻的赝品。随着中央研究院在殷墟展开科学发掘,并得到了成千上万的甲骨,甲骨文的可靠性才逐渐为人们所完全认识。真则真矣,可是,透过它的内容能了解商代礼制乃至重构商史吗?有些人又提出了第二个疑问。他们说,甲骨文不就是卜辞吗?它不是商的断代史,这些设问、推测之辞能给我们多少商代社会的信息呢?恐怕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持这种观点。这个问题,我们不必回答。因为许许多多的甲骨学者和商史研究者在甲骨文这个园地里默默地耕耘着,他们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迄今为止,殷墟出土了总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