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实秋 谈闻一多
《谈闻一多》这本书在 1967 年由传记文学
杂志社在台湾出版。 这本书是写闻一多在清华求学、 游美及返国教书, 一直到抗战发生为止的几个重要时期。
闻一多与梁实秋
的交往
抗日战争以前, 梁实秋可算是闻一多交往最密切、 最知心的挚友了。 他们是清华同学 ; 又曾经同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学习, 并同住一室 ; 他俩一同参加大江学会,参加在美国的戏剧演出 ; 后来又一同在青岛大学任教。他俩互相钦佩,情投意合,经常互诉衷肠,把自己心底的深层隐私都向对方倾诉 hellip;hellip;
在清华园
闻一多出生于 1899 年,于 1912 年考入清华学堂 ( 清华大学前身 ) ,1922 年毕业出国。在清华园的 10 年期间,闻一多除认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外,还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政治、文化、戏剧、美术活动,曾担任《清华学报》、《清华周刊》的编辑,并发表许多诗歌
,成为清华园内颇有名气的诗人。
比闻一多晚一年 ( 即 1923 级 ) 的梁实秋也很喜爱文学,并于
1920年 12月 5
日和同级的顾毓琇、吴文藻等组成一个
ldquo; 小说
研究社 rdquo; ,还编写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作法》。闻一多很钦佩他们
的精神,建议他们把 ldquo; 小说研究社 rdquo; 改为 ldquo; 清华文学社 rdquo; ,以扩大研究范围。梁实秋等欣然接受了这位老大哥的建议。 1921 年 11 月 20 日,清华文学社正式成立,参加者 14 人,闻一多被选为书记,梁实秋被选为干事。
梁实秋后来在《清华八年》中回忆: ldquo; 闻一多长于图画,而且国文根底也很坚实,作诗仿韩昌黎,硬语盘空,雄洋恣肆,而且感情丰富,正直无私。
这时候我和闻一多都大量的写白话诗,朝夕观摩,引为乐事。 rdquo;ldquo; 喜欢文学的同学们络绎而来, 每人有新的诗作都拿来给他看。 他又毫不客气地批
评,很多人都受到他的鼓励,我想受到鼓励最多的我应是一个。 rdquo; 闻一多开始写诗评。俞平伯出版了《冬夜》诗集,闻一多对它评论, 写了《冬夜评论》。梁实秋建议将《冬夜评论》以书出版,但一时未能如愿。后来梁实秋干脆自己也
写一篇,名为《草儿评论》,他将两首合并,命名《冬夜草儿评论》,此书印刷费约百元,全是梁实秋从家里要来的,寄售后,连成本都没有收回来。闻一多知道此事后,对梁十分感激。
离开清华前,闻一多曾在给顾毓琇的信中写道: ldquo; 得与诗人梁实秋缔交,真喜出望外。 rdquo; 他还特地送梁实秋两幅画,一幅《荷花池畔》,一幅《梦笔生花图》,梁实秋珍爱之,称其 ldquo; 颇见奇思 rdquo; 。
梁实秋还有意将闻一多在清华时所写诗结集, 作为清华文学社丛书之一出版,未果。闻一多赴美后,对原来的诗加以删削,又增添若干,共成 103 首,集结成《红烛》,于 1922 年 12 月 26 日寄回国内梁实秋处,得到梁鼎力相助。几经周折后,梁实秋请郭沫若
帮忙,郭向上海泰东图书局推荐, 《红烛》得以在 1923 年 9 月出版,有《李
白
篇》、《孤雁篇》、《红豆篇》,还专门收入《寄怀实秋》,其中有这样的
句子
:ldquo; 莲蕊间甜睡的骚人啊 !/ 小心那成群打围的飞蛾, / 不要灭了你的纱灯哦 !rdquo; 《红烛》中还有一首《红荷之魂》,序曰: ldquo; 听侄辈读周茂叔底《爱莲说》,便不得不联想及于三千里外《荷花池畔》底诗人,赋此寄呈实秋。 rdquo;
在美国初期
闻一多在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门前
1922 年 8 月闻一多到美国后,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学艺术,并继续写诗,他
在《太阳吟》中写道: ldquo; 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 !/ 又逼走了游子的一
出还乡 梦, / 又加 他十 二个时 辰的九曲回肠 !/hellip;hellip; 太阳啊, hellip;hellip; 神速的金乌 mdash;mdash;mdash;太阳 !/ 让我骑着每天绕太阳一周,/ 也便能望见一次家乡 !hellip;hellip;rdquo; 他把诗抄寄给梁实秋、
吴景超,还在信中提醒:ldquo; 请不要误会我想的是狭义的 lsquo; 家 rsquo; ,不是 ! 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 rdquo;
1923 年暑假后,梁实秋也从清华毕业, 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攻读英国文学,该校地处珂泉,规模不大,只有 500 多名学生,但周围风景很美。梁到后,立即寄给闻一多 12 张风景照片,本意只是想炫耀一下那些迷人的景色,没想到闻一多接到信后, 事先也没有打招呼, 提着小皮箱径直来了。 他并非为珂泉的景色所
吸引,实在是想和爱好文学的好朋友住在一起。 来了以后, 闻一多进入科罗拉多大学美术系学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