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的读书心得.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是一位老师, 从事小学的教学工作,同时,又是两岁孩子的妈妈,我对各种有关教育理念和育儿理念非常的感兴趣, 我一直认为包括身边的朋友,都觉得我是一个性格很好,没什么脾气的人, 可作为教师的我有着教师普遍的缺点--喜欢说教。 有了宝宝之后, 就想要把最好的温情给 TA,最多的关爱给 TA,可现实是,我好像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和一个两岁的小朋友说那么多的大道理,一般情况下,就是我说完一遍两遍之后, 他还是没有停止手上的动作, 或者做的一些我认为错误的事情时, 我就忍不住对宝宝又吼又叫。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想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吗。 在本书中,作者将带我们走向一条发掘自我的新生道路, 她并不 是一开始就把问题矛头指向孩子, 而是直指我们自己。 她带我们发现 自己、了解自己、善待自己,接着才是将爱投射到孩子身上。这本书 的作者是罗娜 ?雷纳,曾在纽约和加利福尼亚的多个医院工作,参与 多个精神健康项目,在世界各地从事妇女、 儿童方面的慈善公益活动, 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作者在书中既有自己的亲身经历, 也有自己的 教训,还有其他父母、志愿者的例子,而这些,都增强的本书的适用 性、可读性和权威性。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需要了解吼叫本身。 首先,我们先要明白,我们又在吼叫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我们在吼叫时,我们常常已经忘记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么也就自然谈不到控制自我了。 当我们听到自己那令人不快的吼叫声后,我们更容易了解自己,原来,我们是这样的一个人。 此时,让我们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吼叫。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些 参考,吼叫的原因很多, 一种是内部触发器, 例如烦躁、饥饿、疲劳、孤独、悲伤等等,另一种是外部触发器,例如孩子不按我说的做,和 我争执、抱怨、抱怨、磨蹭等等,还有与孩子无关的外部触发器,例如另一半不按时回家、屋子乱、被父母指责等等,这些,都很容易让我们把怒火发到更为弱小的孩子头上。 了解吼叫的缘由很重要, 这是让我们了解、 观察与修复的重要阶 段。 于是,我们需要深层发掘, 为什么是我在吼叫?这可能与我们的童年生活有关, 可能你对孩子的苛刻要求, 只源于你对自己曾经生活的不安。找到源头,你就会有治愈的渴望,希望在自己这里改变对下一代的不良影响。 单是发现自己还不够, 此时像疼爱童年时的自己一样去疼爱你现在的孩子。要懂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 有时不是他做得不够好,只是他不符合你自认为正确的行为方式。比如你是急性子,难免会觉得孩子磨蹭是个大毛病, 其实,那不过是孩子的个人气质而已。我们要做的,是充分了解孩子,不以自己的规范来衡量孩子。 这一章是一场正念修行, 作者带我们走出对自己对孩子的认知误区,让我们学会了解与原谅,让我们放下包袱轻松上阵。 第二部分,减少吼叫的实用日常策略。 这一部分,需要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墙上划个表格,或者在本上认真地记录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你不需要做很困难的事,但你要忠实地记录。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停止对孩子的吼叫,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真正地了解自己。所以这个过程是让我们对自己有个足够的认识。 这个表格里你要记录如下几项:吼叫的事件,你的反应,你的回 应,以及后续情况,最后是要分析你和孩子分别的气质特点,并且评 估一下你的处理方式。 这个过程不能一下子让现状发生改变, 但这只 是一个了解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为了过去长时间建立起来的模式。现在,你正在进步。之后,你需要追踪这风暴的来源,并学会自我同情,当你学会拥抱自己,才会有余下的力量来爱别人。 那么,实用的策略来了。调整与改善 5 个原则以及学会管教的 4 C法则,将是我们最终执行的途径。当然,即使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改变,我们依然会有沮丧心理不断反复,改变与复发总是交替发生,迷茫、疲惫,这是每个做父母都会遇到的情况,在这里,作者提到最管用的办法就是,不要等风暴发生,而是要积极的预防,提前思想和提前计划,就计划和孩子沟通,对计划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都会让吼叫发生被扼杀在萌芽中。 作者提供了一些小技巧, 但我想更多的解 决方案可能还在我们自己与孩子相处的生活里, 智慧可能就来源于你自己。 第三部分,是一些特殊情况。 我认为此书最大的方向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养模式,在爱孩子之前,先学会爱自己。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其实我们很多人说到底也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才发现自己原来有那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 才知道,儿时的许多矛盾问题都驻扎在心里阻碍我们成长。 因为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没有学到足够成长的智慧, 很轻易地我们也会把原生家庭中得到的又重新施加到孩子身上。 虽然我们这代人有了足够的机会学习与改变, 但彻底改变却并不容易, 所以我们只能不断地试错, 不断地在新旧之间挣扎。 况且,我们真的缺少一些实

文档评论(0)

137****95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