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的结构功能与遗传.pptxVIP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线粒体 (mitochondria);1890: R.Altman(亚特曼)在动物细胞中首次发现线粒体,命名为 生命小体(bioblast)。 1897: Von Benda 命名为线粒体(Mitochondrion) 1900:L.Michaelis(米凯利斯) 用詹姆斯绿B对线粒体进 行活体染色,发现线粒体存在大量的细胞色素氧 化酶系。 1913:Engelhardt(恩格尔哈特)证明细胞内ATP磷酸化与 细胞内氧消耗相偶联。 1943-1950:Kennedy等证明糖最终氧化场所在线粒体。;1952-1953:Palade(帕拉登)等用电镜观察线粒体的形 态结构。 1976: Hatefi等纯化呼吸链四个独立的复合体。 1961-1980:Mitchell(米切尔)氧化磷酸化的化学渗透 假说。 1963年:Nass首次发现线粒体存在DNA。 ;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的生物发生(自学);第一节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一、光镜下线粒体形态、大小、数量及分布 ;光镜下:线状、杆状、粒状;(二)数量;(三)分布;;二、线粒体的亚微结构 ;(a)扫描电镜照片: 示线粒体立体结构;; 包围在线粒体外表面的一层单位膜,厚6-7nm,平整、光滑,封闭成囊。 外膜含运输蛋白(通道蛋白),形态上为排列 整齐的筒状小体,中央有孔,孔径1-3nm,允许分 子量1KD以内的物质自由通过,构成外膜的亲水通道。;(二) 内膜 inner membrane; 也称膜间腔,外膜与内膜之间的腔隙,与嵴内 腔相通,宽约20nm,含多种酶、底物及辅助因子。 ;(五) 基粒(质子泵ATP合成酶) 与线粒体内膜内表面及嵴膜基质面垂直排列,形 态上分为 头部:可溶性ATP酶(F1),水溶性球蛋白,从内 膜突出于基质内,易从膜表面脱落。 柄部:对寡酶素敏感的蛋白质(OSCP),调控质子 通道。 基片(F0):疏水蛋白(HP),横跨内膜,质子通道。;;第二节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二、线粒体中酶的定位分布 (140多种酶) 外膜:合成线粒体脂类的酶 内膜:呼吸链酶系、ATP合成酶系 基质:三羧酸循环反应酶系、丙酮酸与脂肪酸氧     化酶系、蛋白质与核酸合成酶系(半自主性) ;线 粒 体 中 酶 的 定 位 分 布;; 一、 细胞氧化及基本过程 ;二、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一) 呼吸链 呼吸链: 指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及释放电子或 H+的脂蛋 白质复合体,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形成相互关联、有序 排列的功能结构体系(一组酶系),并以此偶联线粒体 中的氧化磷酸化过程,称之为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或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的组成;(二) 线粒体质子泵ATP合成酶(H+ -ATPase) 1. 形态结构 位于线粒体内膜和嵴的基质面,与膜表面垂直排列,由 头部、柄部、基片构成。;;(基粒)ATP合成酶的电镜照片 ;2、分子结构;(1) F1因子 ;γ亚基在a 和β亚基之间形成一个支柱“shaft” γ和ε 共同形成“转子”;(2) F0 因子; F0多拷贝的c亚基形成一个环状结构,a亚基与b亚基二聚 体排列在c亚基12聚体形成的环的外侧,a亚基、b亚基二聚体和 δ亚基共同组成“定子”。其中a亚基有跨膜转运的质子通道的 作用。 F1和F0通过 “转子” (γ和ε 共同形成)和 “定子” 将两部分连接起来,在合成或水解ATP的过程中,“转子”在 通过F0的H+流推动下旋转,依次与3个β亚基作用,调节β亚基 催化位点的构象变化;“定子”在一侧将α3β3与F0连接来。F0 的作用之一,就是将跨膜质子动力势转换成扭力(torgue), 推动“转子”旋转。 ;三、线粒体质子泵ATP合成酶的工作机制 ;质子通过F0时,引起c亚基构成的环旋转,带动γ亚基旋 转,γ亚基的旋转引起β亚基3个催化位点构象发生周期性变化(L、T、O),不断将ADP和Pi结合在一起,形成ATP。;线粒体质子泵ATP合成酶的工作机制的证据 支持证据1;支持证据 1: F1的晶体结构 (John Walker,MRC, Cambridge 1994);支持证据 2: γ亚基的旋转 (Noji, Y

文档评论(0)

zhil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