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言运用题汇编.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其它语言表达题汇编 (湖北卷) 21.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 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 请写一则赠言, 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②必须原创; 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④不超过 30 字。( 4 分) 【答案】示例:集中国文化于一身,读世界最经典之儒学,学儒学大师之言行。 ( 山东卷 ) 16. 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55 字。( 4 分)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 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 一周多的时 间里, 33 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等网络平台上, 编制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 9000 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 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试题答案】 示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 【试题解析】 所给语段共三句。第一句写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第二句写参与活动的人很多, 参与形式多样; 第三句写该项活动很有价值。概括语段内容时就需要把这三句话的主要意思分别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 . 精品文档 ( 山东卷 ) 18.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的对联。要求:上下 联各为 7 字,语言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4 分)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 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试题答案】 示例: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 【试题解析】 写对联需要注意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插艾叶、吃粽子等)两个节日的特点, 上下联要语意对应, 同时要注意字数限制。 (四川卷) 20、请紧扣下面划横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和《三国演义》 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继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 60 字。(6分) “和”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答案】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也有“和无寡,安无顿”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 . 精品文档 示例二:诸侯割据,群雄争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望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渴望和平安宁, 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 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 【分析】 续写题在去年考查的内容为,让考生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 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主要是从人物角度考查,而今年的考题不光注重名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还要能够正确理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和”,这就要求考生对名著有很深的认知度, 并且具备相应的对名著阅读的理解感悟的阅历,通过灵活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悟。 (天津卷) 21. 《枣香醉人》这篇文章引发我们对广受社会关注的“空巢老 人”问题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限 80?100 字. (7 分) 【解祈】 试题分析: 参考:“常回家看看”入法需要刚性 楕神赡养有时比物质赡养更重要,“常回家看看”是给钱给物代替不了的。 许多“空巢老人”在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 情绪,这些心理上的问题, 并不是子女给予物质就能解决的, 他们需要子女的精 神抚慰,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然而,他们仍然无法依靠法律来帮助自己实 现意愿,因为 “常回家看看”虽然入法,却没有规定谁来监督执行“常回家看 看”,也没有赋予有关组织强制的权力,更没有规定不“常回家看看”的结果。对于“常回家 : 看看”的法律条文,总体上要靠子女自觉来执行,而且,这种道德上的义务、亲情上的事情,法律也不宜干涉过深。但是,为了让这一条文更能发挥作用,不妨增加一些强制规定。比如,子女长期不“常回家看”而老人提出要求的,街道、居委会、 村委会有义务督促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不“常 . 精品文档 回家看看”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如造成空巢老人死亡的, 法律应当对子女进行相应的惩戒。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陈钟林建议建立专门针对老人群体的保障制度,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公共投入。要想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 须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机制,从“社会 保障” 向“社会福利”过渡。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地区 实行“居家养老”

文档评论(0)

182****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