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词二首课后此题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辛弃疾词二首》课后习题答案 一、背诵这两首词,研讨下列各题。 1.试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水龙吟》中所抒发的 “登临意 ”是怎样的思绪? 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永遇乐》一词的主旨归在结句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上,试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参考 答案: 1.他的 “登临意 ”就是这种要去杀敌报国、建立功业的愿望和对于自己怀才不 遇、壮志难酬的处境的悲痛和愤慨。词中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他的抒情营造了一种苍凉、空阔的意境。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句,是说武将廉颇被免职后,到了年老时,赵王又想起用他,就派人前去探视。看到了廉颇饭量很大,还能骑马。作者由此联想到自己,他并不如廉颇老迈,却没有人来过问。作者在这里运用典故,是以廉颇自况,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痛、愤慨。 这一句集中地体现了全词的主旨。 二、辛词长于用典。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各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设题意图: 词中的典故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典故的主要内容,把握这些典故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熟悉诗词中用典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法。 参考 答案: 1 / 2 辛弃疾在这两首词中,写到的历史人物有: 张翰、许汜、刘备、孙权、刘裕、南朝宋文帝、拓跋焘、廉颇。历史事件 有: 张翰弃官归乡,刘备鄙视许汜,孙权始置京口,刘裕起兵北伐,霍去病出击匈奴,宋文帝北伐失败,拓跋焘建立行宫,赵王使者探望廉颇。作者通过这众多的历史人物故事,分别表达了对英雄功业的仰慕,对追求享受、草率从事的行为的批判。抒发了自己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哀与愤慨。(具体分析见 “课文研讨 ”。) 2 / 2

文档评论(0)

138****55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