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特色.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谈谈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特色 谈谈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特色 墨色字帖行草书书法作品《祭侄文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 ,为中国书法史上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号称“天下第二行书” ,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 一。唐玄宗天宝十二载 ( 公元 753 年 ) ,颜真卿为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 ( 今山东德州 ) 太守。天宝十四载 ( 公元 755 年) ,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 ( 今北京南 ) 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 义军首领。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 ( 今河北正定 ) 太守颜杲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联系,联合反叛。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 死安禄山党羽、 镇守土门 ( 今河北井泾 ) 要塞的李钦凑, 夺回土门。一时形势好转。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群请求 救兵。不料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王想冒功,拥兵不救。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常山。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粮尽矢绝,城破被俘。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 族死者三十余人。 颜杲卿被押解至洛阳, 英勇不屈,先被断一足,凌迟处死。直到乾元元年 ( 公元 758 年) 五月,颜杲卿才被朝廷追赠太子太保,溢“忠节” 。颜真卿时任蒲州太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即派杲卿长子颜泉明到常山、洛阳寻找季明、杲卿遗骸——只得到季明头部和杲卿部分尸骨,为了暂时安葬这些尸骨,颜真 卿写下了这篇祭侄文草稿。 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 《祭侄文稿》 作为颜书著名的 “三稿 ( 另二稿《争坐位稿》《告伯父文稿》, ) 之一,曾收入宋、明、清诸代从刻本中,历代效仿者不绝,褒赞不断。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援笔作 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颜真卿 50 岁时书。 计 25 行,共 230 字。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 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 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 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 挺身而出,坚决抵抗,“父陷子死,以致巢倾卵覆” 、取义成仁之事。季明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 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 ; 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 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致。此稿渴笔较多,且墨色浓重而枯涩。这与颜真卿书写时所使用的工具 ( 短而秃的硬毫或兼毫笔、浓墨、麻纸) 有关。而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有很大的 益处。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 ; 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 ; 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即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开张自然的结体 章法。字与字上牵下连,似断还连,或萦带娴熟,或断笔狠重 ; 或细筋盘行,或铺毫直下,可谓跌宕多姿,奇趣横生。集结处不拥 挤,疏朗处不空乏, 可谓疏可走马, 密不透风, 深得“计白当黑”之意趣。此稿一反“二王”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变为宽 绰、自然疏朗的结体,点画外拓,弧形相向,顾盼呼应,形散而神敛。字间行气,随情而变,不计工拙,无意尤佳,圈点涂改随处可见。行笔忽慢忽快,时疾时徐,欲行复止。行与行之间,则 左冲右突, 欹正相生, 或纽结粘连, 或戛然而断, 一任真性挥洒。尤为精彩的是末尾几行,由行变草,迅疾奔放,一泻而下,大有江河决堤的磅礴气势。 论颜真卿书法艺术特点 一、概述 颜真卿,唐代杰出书法家,生于公元 709 年( 唐中宗景龙三年 ) ,卒于公元 785 年 ( 唐德宗贞元元年 ) ,琅邪临沂 ( 山东临沂 ) 人。字清臣。官至史部尚书、太子太师,爵封鲁郡开国公,后人尊称颜鲁公。 颜鲁公在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承先启后,是继书圣王羲 之之后又一位开宗立派、开一代书风的伟大人物,世称“颜体” ,与王羲之先后交相辉映,对后世书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形成过程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 遂良,后师从张旭, 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 兼

文档评论(0)

138****55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