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之四)-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能通过自主学习,理清本诗的脉络,理解本诗的主题,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同时背诵这首诗。(知识和能力目标) 2.能以本诗为例学习并掌握鉴赏边塞诗的方法和技巧。(过程和方法目标) 3.能通过了解王昌龄的人生经历,思考其作品饱含的深意,从而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从军行(之四) 》是王昌龄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 诗。全诗描写了西部边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__________,表达了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全诗脉络如下: 壮阔悲凉的景象 戍边生活 的艰苦 王昌龄(698-约757),唐朝边塞诗人,字_ 少伯___ ,江宁人,第进士,又中宏词科,官龙标尉。其诗以七绝见长,有“ 诗家天子王江宁 ”之誉,被后世称为“ 七绝圣手 ”。 经典名句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从军行》,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等。 1、抓住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有: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有: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有:胡、羌、羯、夷、碛西、轮台、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有: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2、把握表现手法,推敲诗歌风格 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用典、对比、渲染衬托、直抒胸臆、融情入景、以景衬情、虚实结合等。 边塞诗常见的风格是:雄壮豪迈、苍凉悲慨、凄凉悲愤、豪放旷达、慷慨悲壮、委婉清丽等。 3、把握时代特征,推敲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 (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 (3)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 (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 (5)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 (6)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 (7)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 (8)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内容: 小组交流、探讨随堂导学探究1、2、3和拓展延伸1、2、3、4 目标:全班积极参与,高效讨论, 让课堂在自由探讨中碰撞出激烈火花! 要点一:把握诗中意象,感受诗歌意境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探究整理】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境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画面特点是雄奇。 要点二:把握特定词句,赏析诗歌语言 2、如何理解“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等词? 【探究整理】“黄沙”二字既是实景,渲染出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 “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 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说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乃至牺牲。 要点三:把握时代特征,推敲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不破楼兰终不还”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抒情上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究整理】“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使用了典故,这一句在抒情上直抒胸臆,表达了卫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这是盛唐所独有的气象。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参考译文: 我年年转战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三月飞白雪洒盖着昭君墓,万里黄河曲曲弯弯绕黑山。 1.因为诗句中出现了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4分) 2.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③怨气候酷寒 ④怨景色单调 (4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参考译文: 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我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 1.诗的前两句写了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

文档评论(0)

135****2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