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艺术 2.2 岭南特色民俗 游艺民俗.pptVIP

岭南文化艺术 2.2 岭南特色民俗 游艺民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飘色最大的亮点就是“色仔”、“色女”, “色仔”、“色女”都是精挑细选、百里挑一的,年龄在7至9岁,容貌俊俏,精灵乖巧,还需有一定的表演天份。 乾务飘色: 本地人梁国栋到江西任职回来后,将江西飘色(最关键的部位——三支色棍)带回,分别交给乾东、乾西、乾北三村保管,分别创制“喜鹊练梅”、“八仙闹东海”(螃蟹过江)、“白蛇传”(仕林祭塔)。 英歌舞 由来: 英歌舞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及时雨说”,一种是秧歌说,一种是傩舞说。 表演形式: 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 重要人物:头槌为红脸红须的秦明、二槌为黑脸黑须的李逵,负责指挥的玩蛇的鼓上蚤时迁。 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陆丰甲子英歌舞获2010民间艺术比赛金奖 三灶鹤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来:三灶鹤舞、鹤歌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聚居建村以来,三灶镇海澄村、中心村的居民,每年农历新年都舞白鹤、唱鹤歌。 时间:解放前,三灶舞白鹤、唱鹤歌的贺年活动,是大年初一至元宵节期间进行。解放后,为了农业、渔业生产的需要,改在农历新年初一开始至初七结束。既可以在白天也可以在晚上进行。 在舞白鹤、唱鹤歌到各家各户贺年之前,凡36岁以下的男性村民,都要向自己同一宗族的36岁以上的长辈送一张红帖,贴内写着某日或某晚上仙鹤会降临,并提写其他恭贺新禧等祝福字语,表示对老人家的尊重和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表演程式: 鹤舞表演的动作轻盈灵动,是模仿白鹤捕鱼、飞翔、嬉戏、鸣叫、休息等动作而成。 鹤歌声调悠扬,内容健康、高雅、吉庆,多数歌颂社会发展、好人好事,劝人从善,教人上进,有着寓教于乐的作用 鼓、锣、钹敲打伴奏,声音洪厚,烘托出喜庆气氛。 广东民俗文化 ——游艺民俗 主讲人:李双芹 醒狮 龙舞 飘色 赛龙舟 鹤舞、英歌舞 小榄菊花会 广州迎春花市 广东狮舞 狮舞分类: 南狮:具有较多的高难技巧武功,神态矫健凶猛; 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根据狮子造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醒狮历史: 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 表演程式: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 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 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戏剧性和故事性。“采青”历经变化,派生出多种套路,广泛流传。 采青:人们把象征“松柏常青、身壮力健”的“青叶彩礼”(通常是一棵连根的生菜,菜中扎有一封利是)高高挂起或放置于盛盘之中,“狮子”从探青、惊青、食青、吐青按套路表演。 “采青”时视“青”的高度,少则二三人“叠罗汉”踏肩而上,多则数十人肩托圆盘至五六重,摘取彩礼。 舞狮者必须顺利地一次采到“青”,并将“青”食下,然后再把“青”吐出来抛给主人,主人接“青”后,表示接到福了,无比高兴。 特色醒狮——遂溪醒狮 在表演上从传统的地狮逐步发展到凳狮,由凳狮又发展到高台狮、高竿狮,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桩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增加了走钢丝、腾空跳等表演类。最高的桩接近3米,跨度最大达3.7米,充分体现了“新、高、难、险”的特色,被誉为“中华一绝”。 舞被狮 佛冈汤塘镇围镇村每年元月十五、十六舞被狮,是刘姓为了纪念太婆。 舞“被狮”者是去年新婚或新添丁人家的媳妇和婆婆。 两人为一组,披上被单当狮舞。在村旗、“大头佛”和醒狮的引领下,一路燃放鞭炮走村串巷,到新婚户和新添丁户舞“被狮”贺之。“被狮”到各家,先拜门神、灶君,再拜新婚大床等。一一拜过后,主人家拿出擂茶、甜酒、年糕、糖果犒劳,之后烧一串长鞭炮相送。 “被狮”舞至傍晚。    正月十六,新婚和新添丁人家自觉送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