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气象物候专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4 、数学家华罗庚对卢纶的《塞下曲》中 “月黑雁飞高”一句也写下几句诗:“北 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时,怎 得见雁飞?”对“月黑雁飞高”提出质疑。 想一想,他的 理由 是什么? ? 他的理由是北方大雪时 , 不可能有大雁,因 为大雁早已南迁。 华罗庚的质疑精神告诉我们:学习前人的 经验,并不是说要拘泥前人的经验,我们 可以也应当怀疑与批评前人的结果。当然, 怀疑与批评必须从事实出发。 ? 5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在清代学者中引起了争论。关于“春江水暧鸭 先知”一句,有一种意见说,水中的生物都知 道冷暖, 为什么一定要说“鸭先知”呢 ?鸭无 论冬夏都在水中,又 怎能知道鸭“先知”冷暖 ? 查资料,没有关于鸭对温度敏感的记载。我们只能说 苏轼 看到了画中有鸭,故有此说 ,如果画上是鹅,他 也许会说:“春江水暖鹅先知”。鸭是水陆两栖,在 作者看来,它体会冷暖比水中鱼敏感。 ? 也许有人认为, 鸭有御寒的本能,对水温变化又十分 敏感 ,所以只要春回水暖,鸭自然就“先知”了。春 回大地,桃花始开,江水变暖,鸭子活跃;春天的野 草,芦苇的嫩芽,相继争发;真是一幅生机勃勃、春 意盎然的美丽图画! ? ? 6 、古人、今人对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的“上”字产 生了争议,有人解释为 “上市” ;有人认为 “溯流而 上” , 结合你所知道的知识谈谈你更倾向于哪种理解? 桃花在春天开放,萎蒿、芦苇和河豚都是江南春天的 美味, 一般读本都把“河豚欲上”解释为“河豚上市” 。 宋代烹饪以蒌蒿、芦苇和河豚同煮,因此苏轼看到蒌 蒿、芦芽就想到了河豚。鸭在惠崇画中,而河豚在苏轼 意中。“水暖”“先知”是设身处地的体会,“河豚欲 上”是即景生情的联想,这里的“河豚欲上”指的是 捕 捞河豚的时候到了 。 宜解为 “春江发水,河豚向上游”。河豚产卵时溯江 而上 ,所以捕捞河豚自然从下游开始。从地图上可以看 到江阴、常州和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同,吃河豚的时间有 先有后是正常的。 【小结】 文学不是考古,也不是自然科学。 文学欣赏应充分考虑到文学的审美 特性。 如果以科学性来衡量文学, 那就索然无味了。 专题 气象物候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下雨、 打雷 …… 一、气象 1 、请用一句话概括《看云识天气》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根据云的种类和形状来推测天气。 2 、你能说出几个常见的气象谚语吗? A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B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C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D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E 、东虹轰隆西虹雨 阅读第三节,完成表格 : 名称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形 像鳞波 像棉花团 状 天气情况 天气晴朗 一般不会 带来雨雪 在天空映着 温和的阳光 云块间露出碧 蓝的天幕 像羽毛、像绫纱 像羊群 阅读第四、五节,完成表格: 名称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形 状 天气情况 它向前推进,天 气将转阴 它预示将要下 雨或下雪 连绵不断的雨 雪就要下降 仿佛白色绸幕 像毛玻璃 布满天空 形成高大的云山 积雨云 马上就会下暴雨 阅读第六节,完成表格: 名称 晕 华 虹 霞 云 彩 情 况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天气情况 大风雨 天气好转 天气变坏 打雷下雨 由小变大, 由大变小 东虹轰隆西虹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朝雨晚晴 3 、读完《看云识天气》,你对“天有不测风云” 这句话有何新的认识? 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方面,大自然的确变幻莫测,地震、海啸等自 然灾害不断吞噬着人们的生命,目前仍无法准确 预报。 另一方面,天气变化也有规律可循,依靠卫星可 预测天气,进行预报;通过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 中积累的气象谚语也可以预报天气。从这个角度 来说,也可以说“”天有可测风云”。 二、物 候 认真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物候?物候学主要研究什么? 2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请举例说明。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1 、纬度的差异 举例: 1 、南京桃花开得比北京早。 2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 、经度的差异 ( 离海洋远近的关系) 举例: 1 、大连榆叶梅开花时间比北京迟。 2 、济南苹果开花比烟台早。 3 、高下的差异 举例: 1 、植物开花在初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2 、秋天落叶越往高处越早。 4 、古今的差异 举例: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 下列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个因素? 1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高低、纬度的差异)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高下的差异) 3 、我国南方入梅期由南向北逐渐推进。 (越向南入梅越早) (纬度的差异) 4 、盐城和河南郑州属于同纬度地区,但春天盐 城比郑州冷。 (经度的差异) 三、诗词中的物候 1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