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中丞传后叙》导学案
江苏省盱眙中学 李淞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手法。
理清文章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掌握重要实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以及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兰亭集序》 、《指南录后序》导入。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说说写作本文的缘由 明确:“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 补充:“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 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 。“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 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 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
介绍背景,整体感知
唐隶宗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 12 万大军攻睢阳, 张巡、许远率兵七千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张巡,许远等人在睢阳坚守的大概情况。 明确:
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点:
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
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
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
贼语以国亡主灭(诱降)
城陷而虏,从容就义,与巡死先后 总结坚守睢阳的重大意义 :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 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三、诵读课文
解决学案第三题。 初读课文,完成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TOC \o 1-5 \h \z 蚍.蜉.( ) 诟.( ) 藏.腑.( ) 创.残饿羸.( )( )
逆遁.( ) 沮.遏.其势( )( ) 嫉.妒( ) 南霁.云( )
须髯.( )
亳.、宋间(睢.阳(他帙
亳.、宋间(
睢.阳(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四、通读课文,文意疏通。
全文六个自然段,本节课疏通 1-4 段,课堂随机抽查 4 个小组,其他小组随即质疑、辩论, 老师点评、补充。
疏通文意,口头讲述文言现象。
第 1 段:
重点词句:
以文章自名 以,凭借、通过;自名,自负
然尚恨有阙者 恨,遗憾;阙:通“缺” ,缺少,不足
字音:李翰所为 为此传 载雷万春事 第 2 段:
重点词:
竟与巡俱守死
竟,最终
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通知:通晓;就虏:被俘。辞服:说了屈服的话。
远诚畏死: 诚,果真、真的。表示假设。
而贼语 (y ù) 以国亡主灭
必以其言为信 以,认为;为,是
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罢 数,计算;处,时刻 重点句:
疑(之)畏死而辞服于贼 (注意特殊句式)
而贼语 (y ù) 以国亡主灭(注意特殊句式)
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落实重点词 ) 第 3-4 段:
重点词:
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藏同“脏”
引绳而绝之 引,拉;绝,断
从而尤之
尤,怪罪
如巡、远之所成就 成就,作动词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卒,最终。
弃城而逆遁 逆,预先;遁,逃跑
亦见其自比于逆乱
比,并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擅:拥有;环,连着
重点句:
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落实重点词)
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落实重点词)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熟读 1-4 段;
完成学案第四题 ( 第 5-6 段) 、第五、六、七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所学 1-4 段内容。
二、继续文意疏通。
本节课疏通 5-6 段,课堂随机抽查两个小组,其他小组随即质疑、辩论,老师点评、补充。 疏通文意,口头讲述文言现象。
第 5 段:
重点词: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 从事,唐时通称幕僚为从事,这里作动词,任职;道,经过,来往
具食与乐( yuè),延霁云坐 具:备,办。延:邀请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
当时的事。
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义,名作状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
于是,就。
皆感激为云泣下
感激 ,古今义
此矢所以志也 所以:用来??的。志:通“识”作标记
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相,偏指一方;语,告诉
贼以刃胁降巡
使动用法,使??投降 第 6 段: 重点词: 1. 嵩常在围中 常通“尝” 2. 操纸笔立书 立书,立即就写。
巡因一见问姓名 因,凭着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上台展示学案第五题。
文章各段分别写什么?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全文六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1)交代写作本文的缘由。
(二)(2—4)通过议论,为许远辩诬,并为整个睢阳保护战辩护。
(三)(5—6)以记叙为主,展开对英雄人物逸事的描写。
四、阅读与探讨
学生展示学案第六题。
1. 文章举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