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塔菲耶夫《鱼王》中的自然社会生态平衡-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VIP

阿斯塔菲耶夫《鱼王》中的自然社会生态平衡-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斯塔菲耶夫《鱼王》中的自然社会生态平衡-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 要: 生态平衡历来是世界文学的主题之一。一千年前的中国文学家韩愈已经以文学家特有的敏锐强调天人感应论, 并由自然灾害引申到 灾害。20世纪70年代俄罗斯作家维克多阿斯塔菲耶夫则以其经典的创作《鱼王》出色地展示了自然与人、人与社会、与社会环境系统的和谐和冲突对峙。本文主要从自然生态的平衡与社会生态的平衡两方面, 在生态平衡的视野中阐释《鱼王》的独特创作意义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 生态平衡; 阿斯塔菲耶夫; 《鱼王》; 韩愈;   Abstract: Ecological equilibrium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themes in world literature. The Chinese man of letters Han Yu emphasized the theory of human-nature interaction, and hence extended the natural disaster to the political calamity. Through his classic creation Fish King, the Russian writer V. P. Astafyev excellently revealed both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nd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between man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system. This essay mainly expounds the unique significance and the aesthetic value of Fish King with regard to both the balance of natural ecologyand the balance of social ecologyfrom the ecological equilibriumperspective.   2017年4月, 当代俄罗斯作家阿斯塔菲耶夫 (В.П.Астафьев, 1924-2001) 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的小说《鱼王》 (Царь-рыба) 在中国重新出版后, 备受瞩目, 首印两万册几个月便销售一空, 书评、网评纷至沓来。《鱼王》在中国引起的热烈反响, 或许首先应该归功于《鱼王》生态平衡关系中自然与人、人与社会的审美抒写在中国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从始自丝绸之路的间接交往到16世纪后中俄官方间的直接往来, 中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其中, 文学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就俄语文学在中国的翻译而言, 19世纪中后期, 旨在输入文明, 借鉴其思想, 中国开始了对于俄罗斯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但中国文学则更早地得到俄罗斯人的关注, 18世纪时《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 》第二十篇话本小说) 等中国文学作品便已在俄国翻译面世, 尽管这篇《 》中的故事1763年在俄国发表时, 是对英国作家哥尔德斯密作品的转译。而在1880年, 瓦西里耶夫 (В.П.Васильев, 1818-1900) 便在俄国撰写出版了世界上首部《中国文学史纲要》, 此后康拉德 (Н.И.Конрад, 1891-1970) 提出了东方的文艺复兴等重要的论说, 到20世纪上半叶鲁迅在《祝中俄文字之交》中阐述的俄国文学已经成为我们的导师和朋友, 中俄文学文化思想的碰撞交流, 可见一斑。   康拉德院士是俄罗斯着名的东方学家, 中国学和日本学家, 他在东方的文艺复兴研究中从文艺复兴问题出发, 认为文艺复兴不是一种区域现象, 它是一种世界性的思想文化运动。他剖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 (768-824) 、柳宗元等唐宋思想家、文学家的学说, 认为他们开创了新人文主义范式, 这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开始。 (1) 而从中世纪转向新时代的东方的文艺复兴的历史发展, 正是开始于中国的唐朝 (7-10世纪) , 然后向近东和中亚拓展, 13世纪到达欧洲。他说:14世纪意大利最早的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薄伽丘并不知晓, 远在中国的他们的同道早在六百年前已经走上了他们所走的路。 (2) 康拉德的论说显然打破了以往的认识中, 唐朝时的中国是无法与前资本主义的欧洲相提并论的看法, 体现出俄罗斯反欧洲中心主义的学术研究传统, 也显示出俄罗斯学者对中国唐宋哲人思想的价值认知。   唐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降财神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