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三达德 而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君子应具备三种美徳,就是智、仁、勇。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智、仁、勇 (3)治国九经 管理之道 凡是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一要修养自身品德,二要尊崇贤人,三要亲爱亲人,四要敬重大臣,五要体恤群臣,六要爱民如子,七要招徕各类工匠,八要优待远方来人,九要安抚诸侯。 内中外和 而用来实行这些纲要的前提却只有一个“诚”。 3、中庸之道修德 (1)慎独自修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是要求在无人注意独自一人时,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永不离开中庸之道的“道”,实现道德自律。关键是要在他人“不睹”“不闻”之地之时,在“隐”“微”的人和事上,做到意念诚实,不自欺欺人,问心无愧。 慎独 自律的最高境界 修身之道,最难是养心,养心最难之处是慎独。是独自一人时不做出格事,不说出格话。三个如一。 一、言行如一,为情操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 二、心口如一,为良知 口中所言皆应出自肺腑,语出之理也当极尽恪守。 三、始终如一,为坦荡 不忘初心,始终如一是慎独中的最高境界,是内在的定力。 (2)忠恕宽容(将心比心、互相谅解) 提出了“以人治人”,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只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努力做好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什么境遇都能保持中庸之道安然自足。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安分守己 (3)至诚尽性 诚,实打实的说话意,待人要诚实讲信用,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戏和阴谋诡计。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即四时运行,百物生衍,亘万古无一息之差谬的状态。 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是为人之道。 “诚意”为治国、齐家、修身、正心的根本。 道德修养的学习和实践过程 学、问、思、辨、行中国五法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四者,是择善;“笃行”即“择善而固执之”。 三、传统道德修养对党员干部(教师)启示 传统文化“扬弃”的态度。传统的优秀道德品质是民族的“形”与“魂”。 仁、义、道、德、善是中国思想的关键词。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传统文化表彰八种德行。 诚是立身之本,“慎独”是个人品行操守的最高境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社会政治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价值 “自强不息” “以和为贵” “以礼为序” “经世致用” “以人为本” “仁爱和平” “厚德载物” 的实践精神。 的奋斗精神; 的宽容品格; 的民族性格; 的入世倾向; 的群体意识 的差等观念; 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以德治党的“德”,就是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其内核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 王岐山 为政要有德,德不厚不可以为官。领导干部把品德修养作为必修课;为官要谨慎,大事小事不糊涂。 要慎独,守住道德、良知还有法律的底线。 要慎微,细节决定为官为政的成败,要慎重使用权力这把“双刃剑”,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守住人伦道德的根基,孝道。“读尽天下书,无非一个孝字。”守身如玉、洁身自好就是尽孝; 贪为万恶之源,“人之所欲,天必从之。”人的正常欲望,老天都会满足。一旦超出界限,就会变成私欲和贪欲。权力和私欲、贪欲一旦结合就是人性的毁灭。为君贪,亡其国;为臣贪,亡其家。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矣。”“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仁”是最根本的立足点,“义”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准则,“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说人都有不应当干的事,知道了这一点,去做应当做的事,这就是“义”。 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单元《做学习的主人》大单元整体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2025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docx
- 入党志愿书空白表格_1831893502精品.doc VIP
- 三一汽车起重机STC1000C7-1_产品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技术参数图解图示电子版.pdf VIP
- 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高中语文专题一沁园春长沙学案苏教版.doc VIP
-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4)》解读-.pptx VIP
- 门式钢架房屋技术规程2002.pdf
- 《2校园的树木我修剪》(教案)人民版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 报价单模板模板.docx VIP
- 意外事故调查表(标准范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