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亚主义”之源流与发展及曾根俊虎侵华言行-近代史纲要论文-历史论文.docxVIP

“兴亚主义”之源流与发展及曾根俊虎侵华言行-近代史纲要论文-历史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兴亚主义”之源流与发展及曾根俊虎侵华言行-近代史纲要论文-历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明治时期是日本建立近代国家体制、走向海外扩张道路的重要时段,这一时段对中国的认识及基于此的政策,奠定了近代日本对华认识与政策的基本走向.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向西方学习,实行文明开化,国力迅速增强.但由于国土狭小、人口不足等因素的限制,日本逐步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采取所谓大陆政策,以中国为主要侵略对象. 曾根俊虎是兴亚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青年时期承袭兴亚主义思想并付诸实践,以对中国的认知向日本军政界提出一系列对华政策建言,促动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曾根俊虎的兴亚主义及其侵略思想是近代日本走向对外扩张过程中的一个侵略思想谱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①. 一、兴亚主义之源流与发展 进入19世纪之后,日本德川幕府内部开始出现严重危机,伴随着幕府体制的风雨飘摇,日本思想界也出现了激烈动荡,各种思想不断涌现,形成了 的局面[1].对于如何处理日本所面临的危机,以佐藤信渊为代表的经世派主张日本跳出岛国局限,关注海外动向,以纵横世界的眼光雄飞海外,实现日本的自存自强.为此,他撰述《世界混同秘策》,提出一系列海外扩张思想.佐藤信渊在《世界混同秘策》的《混同大论》中提出:皇国日本,天地最初之时成立之国,世界万国之根本,若能以其根本为经纬,则世界悉为郡县,万国君长皆为仆,以世界万国苍生为安,乃最初皇国君主之要务. 佐藤信渊甚至以地理学的角度论证日本在世界混同中的重要角色:察我日本全国之形势,起于赤道以北三十度至四十五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万种物产悉满溢,四边皆大海相临,海漕运输便利.此万国无双,地丰,人杰,它邦绝不可比,实应准备鞭挞宇内,征服蠢尔蛮夷,世界混同,万邦统一. 为实现世界混同,佐藤信渊强调必须从吞并支那开始,一旦将支那既有版图纳入日本,其他 、暹罗、印度等衣冠诡异之徒,渐渐慕我仁德,畏惧我威武而匍匐,故皇国之世界混同之策,并非难事[2]246.佐藤信渊在幕府末期提出以日本为中心实现世界混同、宇内统一之策体现了当时日本经世思想家的主张,但是,这一思想显然建立在对世界初步了解的基础之上,所以,其思想显得狂妄而悖谬.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对外扩张思想逐步形成了以所谓海外雄飞论、尊王攘夷论为中心的一系列侵略思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吉田松阴.吉田松阴作为幕府末期西方列强开始染指日本之时的青年武士,承续了以佐藤信渊为代表的经世思想,又后启变法图强、海外扩张的理论.他的思想对明治维新时期的领导者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吉田松阴在《幽囚录》中就倡导海外扩张,其中强调:日不升则仄,月不盈则亏,国不隆则替,故善保国者,不徒无失其所有,又有增其所无,今急修武备,舰略具,炮略足.则宜开垦虾夷,封建诸侯.乘间夺加摸察加隩都加(勘察加),谕琉球,朝觐会同比内诸侯.责 ,纳质奉贡,如古盛时.北割满洲之地,南收台湾吕宋诸岛.渐示进取之势,然后爱民养士.镇守边围,则可谓善保国矣.[3] 吉田松阴在幕府末期面对美俄各国侵略中国、打开日本门户时指出:我与美、俄媾和,既成定局,不可失信于夷狄.但必须严定章程,敦厚信义.于此时,蓄养国力,割据易取之 、满洲、中国,在贸易失于美俄者,应以土地由 和满洲补偿之.[4]这一时期,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思想基本定型,攻占中国、称霸亚洲的目标,凸显了幕府末期日本武士的侵略野心. 1863年,以胜海舟为代表的日本思想家首次提出亚洲同盟论,希望以亚洲觉醒抵抗西方侵略.胜海舟指出,当今亚细亚几无人有意抵抗欧罗巴.此乃胸臆狭小,而无远大之策之故.以我所见,当以我国出动船舰,前往亚细亚各国,向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广为游说,说明亚洲联合,建立亚洲同盟的紧迫意义[5].尤其是让中国与 懂得盛大海军即扩大海军力量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再一同切磋学术、合纵连衡,最终使亚洲得以逃脱西方的蹂躏[5]. 越后:日本古代令制国(藩国)之一,相当于现在日本新潟县.1868年,明治天皇宣称继承列祖列宗伟业,经营四方,安抚亿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确立了海外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 1877年,日本军政界为实现兴亚主义目标,由曾根俊虎领导组织成立了第一个主张东亚联合的团体振亚社,到1880年,以振亚社为基础,由宫岛诚一郎、曾根俊虎等人共同成立了第一个关于亚洲的社会团体---兴亚会[7].1898年,具有兴亚主义思想的各色人物成立东亚同文会.在兴亚会向东亚同文会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机构虽然名义标榜为研究中国问题,实现东亚共同振兴,实际则是从事获取军事情报与进行经济渗透的侵略组织.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降财神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