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節 東西德統一後人事制度的調適(1) 東德「共產型」人事制度的改變 東德「共產型人事制度特徵」: 1)以黨領政(無「行政中立」制),2)公務員需「既紅且專」,3)人事制度並無「政務官與事務官」的區分或「行政中立」制 西德的人事制度特色: 1)民主化,2)法制化,3)永業化,4)功績化。 第六節 東西德統一後人事制度的調適(2) 1990-2000年代「政府改造」策略與人事制度變革 德國公務員為數80%均任職於各邦與其地方政府機關,聯邦公務員比例僅佔20% 1995年聯邦政府成立「政府精簡諮詢委員會」,由專家、 學者、各界代表二十人組成該委員會研討「政府改造」策略,經向總理提出報告後採行下列措施: 第六節 東西德統一後人事制度的調適(3) 聯邦政府組織員額精簡 各邦與地方政府進行行政改革與現代化革新:自1990年起便陸續實施「新領航」革新工作,如改進組織結構、健全人力資源管理、預算彈性化、法規與行政程序簡化並推動民營化,此項革新擴及於聯邦各機關之改革。 第六節 東西德統一後人事制度的調適(4) 縮減各級政府職能:除核心職能外,其餘職能分授私部門執行,或採委託方式辦理,減少政府不必要之干預,賦予下級機關或民間企業具有擔負公共管理能力(授能、分權、民營體制)。 民營化措施:近年來,德國郵政、電信、德航等均已改制民營,而成為OECD民營化排名之首。1997年又實施「刪減聯邦政府持股比例」加速民營化速度。 第十一章 审计技巧 德國人事制度Deutschland 第一節 人事制度的演進 (1) 德國自十八世紀起,君主政府已重視文官制度的改進,威廉一世(Frederick William I)對於吏治體制曾頒行甚多法令使行政組織與文官管理趨向於統一化實際化,而官吏之任用,則採行才能標準及考試方法。 来自 ....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第一節 人事制度的演進 (2) 德國文官制度的發展,有其背景因素與特質如下:来自 ....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傳統「官僚行政」(Bureaucracy)的影響—制度是成長,而不是突變的;現代德國文官制度仍受中古時代以來「官僚行政」的影響 法制行政與組織管理成為文官制度的基礎—其官僚制度著重層級(hierarchy)體系、命名貫徹與行政效率,故人事行政措施,重視制度(法制)、講求效率 第一節 人事制度的演進 (3) 文官法及其運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分裂為東、西德。西德走向民主政治並發展經濟,1949年制定「基本法」(The Basic Law),1953年制定文官法。依照該法設立「聯邦人事委員會」,為人事行政督導機構,並不實際處理人事業務,故傳統的「部內制」 ,為仍為人事行政的基本體制,人事制度僅係行政機關組織管理的一環,並無人事獨立制之色彩。 第一節 人事制度的演進 (4) 考試用人與文官訓練仍為文官制度的骨幹 近數十年來,文官制度之發展與「專業行政」極為密切,強調德國文官制度崇尚「專業至上」 1990年10月東、西德統一,其人事制度則以西德(1953-1990)「聯邦公務員法」及「公務基準法」作為今日西德公務員管理制度之主要依據 第一節 人事制度的演進 (5) 德國文官制度的演進,受其民族性、歷史傳統、文化背景、政治環境與管理思潮的影響 其最大的長處在官僚制度與現代功績制度的結合,使永業化人事制度具備「才能與效能」的特質 来自 ....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第一節 人事制度的演進 (6) 但文官的保守與服從也成為批評的焦點。 文官法令與人事機關的革新畢竟宜再有所革新 尤其德國自統一後,由於環境情勢的需求,人事制度不應再過度於保守,文官制度勢需在民生政治的體系下繼續調適改進。 Professional training, the merit principle, and the career system were already reflected in Max Weber’s concept of bureaucracy. Development of the German Civil Service Syste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German civil is inextricably tied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German state, both as an empirical reality and a legitimising ide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lone, German statehood underwent four transformations:1. from Empire to Republic in 1918;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