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还原历史的真相
——评《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简简单单四个字,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却是一个
刻骨铭心的词语。在这场发生在 160 余年前的战争中,帝国主义的坚
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也由此开启了一个民族百余年的屈辱历
史。可是我们对于这场战争,又到底了解多少呢?那些我们从小就又
教科书以及传统故事中所了解的英雄事迹,不平等条约所 来的巨大
影响,求和派的软弱,清政府的昏庸无能….是否就能代表历史的正像,
我们常常会想一些如果,如果林则徐没有被罢免,如果清政府能够做
出有效的抵抗,如果没有琦善的卖国行为….是否一切会不同,可这一
切不过是与史实不符的空想罢了。《天朝的崩溃》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
观念解析鸦片战争,通过详细的考据,把过去这些标签还原为一个个
分明的细节,使我们有机会跳开所谓的“盖棺定论”对事件进行重新的
审视,以此还原历史的真相。
一.“主战派”与“主和派”之辩
“主战派”与“主和派”是我们在学习近代史中经常听到的两个词。
主和派懦弱胆怯,一味讨好西方;主战派誓死力争,乃当之无愧的的民
族英雄,这种想法早已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可在《天朝的崩溃》中,作
1
者却告诉我们,本就不存在什么主和派与主战派,有的只是“剿”与“抚”
两种传统的对付“蛮夷”的处理方式。所有的“投降派”最初都曾是“主战
派”,都不相信堂堂天朝竟会敌不过一个“蕞尔岛国”,而当他们亲眼目
睹了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后,却无一例外的失去了抵抗的勇气。而那
些主战到底的大臣们,也只是在巨大的差距面前还抱有“天朝大国”的
骄傲与固执,他们或战死沙场,或因失利而被废黜。正如唐德刚《晚清
七十年》里对甲午海战的分析,李鸿章深知北洋水师军力,主张保存实
力,可是落得卖国的罪名,而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只知道标榜民族大义,自
命清亮气节,对外国一律排斥清议派主战,却得享美名。现在我们理性
的分析,唯一的出路就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务实派、洋务派主
张的认清差距,改革体制,韬光养晦,迎头赶上。可是对于清朝颟盰的当
局者,这是不可能的,历史于是呈现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事实上,只
是假象而已。
二:“忠”“奸”之分
“林则徐”这个名字,与虎 门销烟一起,已经在中国人心目中成为
爱国与抗击侵略的象征。其实林则徐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神奇,他对
西方的了解是极其有限的,甚至认为洋人“膝盖不能弯曲”, 林则徐虎
门销烟后对敌情进行了相应的判断,却错误的估计了当时情势。纵然
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不善陆战,他的部署是几近于“书生议兵”
式的想法,根本无法抵御船坚炮利的英军的进攻。可是出于历史的巧
2
合,英军并未直接对广东发动进攻,而只是封锁了广东沿海,但这绝
不是因为英军惧怕林的武备。可是这却给后人造成了假象,即使当时
的人也认为只要采取林则徐的策略则必胜无疑。正是出于这样的误会
或者说巧合,林则徐不可战胜的神话占据了当时许多人的心,并流传
至今。林则徐成为了英军斗争策略的牺牲品,但当他看到战后琦善、余
步云等人的下场后,不禁为自己感到庆幸不已,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如
果自己在广州与英军接仗,也必定难逃失败的命运。林被贬伊犁后,更
关心的是人事变动和自己的复出。这些说法都是值得我去思考的,我
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也不可一厢情愿的认
为谁怎样怎样。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史料去研究分析历史人物的心理
活动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同样的误会发生在琦善身上。后世对琦善的评价多称其为“卖国贼”,
可是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证据证明了琦善根本没有卖国的动机,扣在他
头上卖国的罪名也无法成立。之所以分析出这样的结果,乃是出于当
时的社会状况,当时的意识形态,以及中英两国实力的对照和两国的
各自不同的心态。琦善之所以被称为卖国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跟
英方的交往中,以主张“抚”为主,而这与当时主“剿”的主流观念格格不
入。可是主抚的大臣违背了主剿的皇帝的旨意,必然会招到贬黜。所
谓“奸臣”,只是当时人及历史书写者们为了掩盖道光皇帝以及整个制
度的失败而选择的替罪羔羊,以便使自己能够心安理得的接受战败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英笔译基础教程第6章 人称与物称.pptx VIP
-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指南共识最新版.docx VIP
-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 (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pdf VIP
- 32.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原卷版)-2026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讲练(全国通用).docx
-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课件.pptx VIP
- 迪士尼运营管理案例分享.docx VIP
- 2025年天翼云高级运维工程师认证参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观察一棵植物(课件) (1).pptx VIP
- 英汉对比之物称与人称汇总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