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下) 河南省 【课件】河南省民族民俗.pptxVIP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下) 河南省 【课件】河南省民族民俗.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 础 知 识 河南省民族民俗 河南省 河南省56个民族成分齐全,截至2015年,少数民族人口147.7万,其中回族125.8万,居全国第三位。蒙古族9.3万,满族7.6万,维吾尔族0.3万。河南省少数民族分布于各县(市、区),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特征。 一、民族与民俗—民族 河南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各宗教历史悠久,信徒众多。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内地。 道教在河南也由来已久,元代以后,河南道教以全真道为主,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及其弟子都曾在河南活动传教。其中以丘处机所创龙门派在河南传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一、民族与民俗—宗教 一、民族与民俗—宗教 太清宫 中岳庙 二、民俗风情—腊八枣树吃米饭 在豫北,腊八早上熬好粥之后,第一件事情是将粥喂纸枣树。 将枣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 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这是来源于用粥敬枣树后,枣树丰收的传说。其实这个风俗里包含了科学道理,枣树上的小口子可以让枣树将营养集中供应地上部分,保证果实的营养需求,当地有民涵: 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 二、民俗风情—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里噼里啪啦燃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员。而在广大农村,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人院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焚烧香表后,男主人斟酒叩头,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相传,若鸡头扑棱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 二、民俗风情—二月二炒黄豆 二月二是龙抬头节,也叫青龙节,河南的乡村会炒黄豆,相传除非金豆开花,玉帝才能饶恕玉龙。百姓发现玉米和黄豆就是金黄金黄的,炒炒不就是金豆开花嘛,所以各家各户都炒金豆供起来,玉龙回到天上后哗哗下起雨,此时正是春雨贵如油的季节。 二、民俗风情—庙会 河南有许多赶庙会的风俗,如农历三月三,盘古山庙会,一般持续5天,善男信女抬着整猪整羊等供品,一路焚香燃表,吹打打到盘古寺祭拜,之后会安排戏班唱戏等活动。还有中岳庙会,春季农历三月初十和秋季十月初拉开序幕,会期长达10天,活动丰富,热闹非凡。还有浚县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闻名遐迩,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2007年,“浚县古庙会”和“浚县民间社火”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评为河南民俗经典。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