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公务员面试经典名言警句必背(三).docVIP

(公考):公务员面试经典名言警句必背(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务员面试经典名言警句必背(三)   以民为本   一、民生   (一)引经据典   ○○○ 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   (注释:百姓治理得好,国家就巩固,百姓搞乱了,国家就会面临灭亡的危险。)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左传》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尚书》   (注释:美好的品德,表现在善于治理政事上,治理政事重要在于教养民众。)   ○○○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司马迁   ○○○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魏征   ○○○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白居易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王廷相(明代文学家)   (注释:国家能治理的太平,在于人民生活富裕;国家能够和平安定,在于人民心情愉悦。国家能够重视德行,在于人民品德正直。)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   (二)经典事例   1.温总理为农妇讨薪   2003年10月24日,割猪草的熊德明在自己家门口,见到了来到三峡库区的国务院温总理。总理询问了她和其他村民很多民生问题。当总理问到村子里有多少人在外地打工,有没有欠钱的事时,天性耿直的熊德明在其他人都沉默的情况下鼓起勇气说出了一句话:丈夫在外面打工时有2000多元的工钱被拖欠了一年,影响了孩子们交学费。熊德明没想到,因为他的这一句话,温总理亲自为她追讨工资,被拖欠的工资当晚就送到了她的手上。她更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句实话,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前所未有的关注,一场“讨薪风暴”展开了。   【点评】   总理为农妇讨薪的事件是近两届政府执政基调的集中体现,即关注民生、注重公平、求真务实。因此这一事件具有很强的论证力度,在回答时事政策、社会热点、政治理论等相关问题时是很好的论据,也是解读民生、公平等问题非常好的切入点,考生要细细领会其中的内涵。   2.温总理救助白血病患儿   河北张家口农民李贵树夫妻的两岁白血病患儿小李瑞是幸运的。2009年2月16日,就在他们一家因凑不齐2160元检查费正准备乘火车离津返家时,幸运地遇到了正在火车站考察的温总理。在总理的指示下,当日下午,小李瑞入住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国务院工作人员还为患儿捐赠1.5万元现金。其实温总理每次深入基层考察中总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因为总理会在当地安排之外进行察看,总会发现或遇到一些不在计画之中的事情,从而了解到更多丰富情况,有的甚至连基层官员也未必都清楚。试想,如果不是温总理来到火车站,走进候车室的旅客当中,要不是他发现并上前了解情况,小李瑞面临的困境又如何摆脱?正是有了温总理这样心中始终揣着人民利益的人民公仆,有了他对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才有了火车站这感人的一幕。   【点评】   温总理对白血病患儿的救助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的重视与关注,具体的又可以涉及到医疗、社会保障、增强执政能力等问题。考生在运用这段材料时应当多角度思考、灵活运用,一方面要看到总理表现出的公仆精神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另一方也要认真思考其中体现的各种民生问题的产生原因、解决方法,不能只就事论事。   心中为念农桑苦,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   天下顺治在民富,__________________。   (——王廷相)   二、教育   (一)引经据典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注释: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切实的去施行。)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魏源   (注释:教人育才,就是成就对方的长处,去掉对方的短处。)   ○○○ 惟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二)经典事例   1.温撰文《科学与中国现代化》   中国国务院温总理为于2008年10月3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撰写题为《科学与中国现代化》的社论,纵论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取得的科学成就以及未来的科学发展规划。温总理说,从根本上讲,中国科技的未来取决于今天我们如何吸引和训练年轻科学家,并发挥他们的才干。因此,我们科技政策的核心是将各种各样的人才特别是青年才俊吸引到科研创新中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力。   【点评】   国家的富强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依靠的是

文档评论(0)

穹空无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