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 城镇化精准培优
一、选择题
下图中 A、 B、 C、 D 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完成
1-2 题。
,
1. A、 B、 C、 D 中最有可能是郊区的是 ( )
A. A B . B
C. C D . D
2.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 ( )
A.甲 B .乙
C.丙 D .丁
答案: 1.B 2.A
解析: 1. 从图中夏季午后气温的高低可以看出, B 处气温较低,说明人类活动较少,排
放的热量较少,由此可以判断 B 是郊区。 2. 卫星城的建设是为了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规
模过大、人口拥挤的环境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和乙虽然处在城市的不同位置,但都在城市的热力环流之内;丙也是如此。只有甲处在热力环流之外,避免了城市之间的相互污染。
如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 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曲线上的
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 ,回答 3~4 题。
1
3.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 , 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
A.20%~ 30% B.30%~ 40%
C.40%~ 50% D.60%~ 70%
4. 图中 2000~ 2010 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
A. 工业化程度提高 B. 人口增长率增大
C. 逆城镇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答案: 3.B 4. A
解析: 3. 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即图中城镇化率。图
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城镇化率最高为 66%左右 , 对应的乡村人口比重最小 ,
大约 34%,B 项符合题意。 4. 结合不同国家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可知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
晚、水平低、速度快 , 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起步早、速度慢。 2000~ 2010 年高铁新运营
线路最多的国家城镇化率最低 , 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 , 说明该国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期
阶段 , 可判断为中国。 在此期间 , 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 是城镇化率提高的主要动力 ;A 项
符合题意。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 人口增长已步入现代型模式 , 人口增长率较小 ; 逆城镇
化主要出现在城镇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 此期间我国尚未出现明显的逆城镇化现象 ; 与其他三
国相比 ,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 但发展速度最快。
下图中箭头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资金、技术、工业、人口流动方向。据图回答
5-6 题。
5.该图所示的含义是( )
A.城市化 B.郊区城市化
C.工业化 D.逆城市化
6.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城市中心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C.郊区比市中心经济更发达
2
D.环城公路、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
答案: 5.B 6.A
解析:读图可知,资金、技术、工业、人口等均由中心城市向外围的郊区转移,反映的是郊区城市化。由于中心城市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人口产业向外围的郊区转移。
下图表示安徽省 1985-2010 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 7~8 题。
7. 2005 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 初期阶段 B . 中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 逆城市化阶段
8.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答案: 7.B 8 . D
解析: 7. 从图中可以看出, 2005 年后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处于较快阶段、且从柱状图城
市人口比重 30%以上,在根据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可以读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第二、 三
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
段的特征。 8. 据图可判断出从 1985 年—— 2010 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 第二、三产
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显著,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反映劳动力人
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 B 错, D 正确。从图中无法获取反映农村人口向东部
沿海海域迁移的信息, C 错;第二产业就业比 2000 年后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就业自 1995
年快速提高。
3
城市化水平滞后程度 =( 城市化率 - 工业化率 )/ 工业化率 , 其值为正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
领先于工业化水平 ; 其值为负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读表 , 回答 9-10 题。
地区 城市化率 (%) 工业化率 (%)
甲 86.3 25.2
乙 37.8 41.4
丙 44.9 56.0
丁 67.8 49.3
9. 城市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