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针对宁东煤炭基地排矸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效果及可推广性缺
乏监测评价等问题。本文在对当地现有技术筛选、集成基础上,在宁东羊场湾排矸场
集中设计建设了生态袋、生态棒、铁丝石笼、砾石沙障、活体沙障、麦草沙障等 6 种
技术模式的 14 个生态修复集成示范小区,从 6 种技术模式的植被恢复效果、土壤改
良效果、水土保持效果、建植成本 4 个方面确定 13 个监测指标,采用无人机、地面
调查、定位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手段,进行一个植被生长季观测与数据采集。进而利用
主成分分析法对 6 种生态修复模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适应宁东煤炭基地排矸场
的生态修复技术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一个植被生长季后,各小区内的表层土壤硬度均呈现增高趋势,但变化量因
模式而异。其中砾石沙障、麦草沙障模式表层土壤硬度变化最明显,其次依次为活体
沙障模式、生态袋模式、生态棒模式、铁丝石笼模式、对照。
(2)6 种技术模式试验小区植被覆盖度、丰富度、地上生物量观测分析结果表明:
麦草沙障模式小区植被恢复效果最好,其覆盖度为 45%、丰富度为 1.23、地上生物量
为 0.600kg/m²,其次是砾石沙障模式、活体沙障模式、生态棒模式、生态袋模式、
铁丝石笼模式、对照。
(3)6 种技术模式小区产流产沙由少至多依次为砾石沙障模式、麦草沙障模式、
活体沙障模式、铁丝石笼模式、生态棒模式、生态袋模式、对照。其中砾石沙障模式
小区产流产沙量最少,观测期内平均径流深为 1.29mm,相比对照减少 76.66%,单位面
2
积平均产沙量为 25.07g/m ,相比对照减少 81.86%。
(4)6 种技术模式小区建植成本由高到低依次是活体沙障模式、铁丝石笼模式、
生态棒模式、麦草沙障模式、生态袋模式、砾石沙障模式、对照。其中活体沙障、铁
2 2
丝石笼模式经济性较差,建植成本分别达 49.36 元/m 、46.86 元/m ,生态袋模式、
2
砾石沙障模式、麦草沙障模式的经济性都较好,建植成本分别为 16.7 元/m 、16.57
2 2
元/m 、16.86 元/m 。
(5)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综合得分结果表明,6 种技术模式小区生态修复效果由
好至差依次是砾石沙障模式、麦草沙障模式、活体沙障模式、铁丝石笼模式、生态棒
模式、生态袋模式、对照。因此本文初步推荐砾石沙障、麦草沙障、活体沙障模式可
在当地大量推广,铁丝石笼模式、生态棒模式、生态袋模式需进一步监测。
关键词:排矸场,生态修复,效果评价,主成分分析
I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2.1 国外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2
1.2.2 国内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3
1.2.3 国内外各评价指标监测方法研究进展6
1.2.4 存在问题8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9
1.3.1 研究内容9
1.3.2 技术路线10
2 研究区概况 11
2.1.地理位置 11
2.2 地形地貌11
2.3 气象水文12
2.4 土壤植被12
2.5 人口、经济情况12
3 试验布设与研究方法 13
3.1 示范工程设计与实施建设13
3.1.1 示范工程设计方案13
3.1.2 示范工程坡面模式及养护设计13
3.2 示范工程效果监测与评价方法16
3.2.1 监测与评价指标16
3.2.2 评价指标的监测方法16
3.3 评价方法21
4 结果分析与综合评价 22
4.1 6 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小区土壤改良效果22
4.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