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六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VIP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六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说人物 ( 一) 简介:孔子 ( 前 551-前 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东南 ) 人。先世 为宋国贵族。他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年轻时贫贱,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五十 岁时担任过鲁国司寇,代理相事,弃官后,在动乱的春秋时期,为实现他辅国治邦安天下的 抱负,带着自己的弟子,拉着几大车书籍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致力于教育, 设坛授学,广收门徒,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 二) 作品:整理《诗》 《书》《春秋》,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现存《论 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其与门人的问答,成为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 三) 评价: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后人称之为“圣人”。 寻背景 春秋末期,礼乐崩坏,诸侯争相称雄,人民流离失所。面对这种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孔子试图用自己的以“礼”“仁”为核心的政治主张,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于是他周游列国,希望找到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却四处碰壁。于是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致力于教育工作,影响深远。本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 链常识 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 ,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 整体宏观把握 ] 看结构 知文意 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各自的志趣和性格,反映了孔 子为国以“礼”的政治主张。 赏技巧 1.语言简洁凝练,结构完整。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不蔓不枝。 2.运用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 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 3.人物个性鲜明。 文章能紧扣人物的性格特点来记述, 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 身份、志趣、教养,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 [ 语段细解赏析 ] 诵读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 突破词句 ]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以吾一日 长乎尔 以:因为,介词 . .. 一日:一两天,引申为年纪稍长 (2) 子路率尔 而对曰 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 .. (3) 由也为 之, 比及 三年 . .. 为:治 比及:到 (4)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道,指是非准则 (5) 夫子哂 之 哂:笑 . (6) 尔何如 何如:怎么样 .. (7)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或者 (8) 如其礼乐, 以俟 君子 . . (9) 如会同 ,端章甫 .. ... 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端: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 章甫:名词用作动词,戴着礼帽 (10) 鼓瑟希 . . (11) 舍瑟而作 . . (12) 异乎三子者之撰 . (13) 何伤 乎 . 莫春者,春服既成 ... 风乎舞雩 . 吾与 点也 .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如:至于 俟:等待 会:诸侯相见 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希:通假字,通“稀”,稀疏 舍:放下 作:起 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伤:妨害 莫:通假字,通“暮” 既:已经 成:定 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 与:赞成 让:谦让 (1)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你们 ) 平时在家闲居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现在有人想了解、任 用你们,那么 ( 你们 ) 打算做些什么事呢? ( 省略句、宾语前置句 )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大国之间夹着, 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 接连下来 ( 国内 ) 又遇上饥荒。 ( 状语后置句,应为“乎大国之间摄”) 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就不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