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福建)都市和谐文化建设调研报告UIZJyZfwiYwqDuJz.doc

海峡西岸(福建)都市和谐文化建设调研报告UIZJyZfwiYwqDuJz.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峡西岸(福建)都市和谐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海峡西岸(福建)都市和谐文化建设调研课题组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城市总是引领乡村的。海西都市和谐文化建设在整个海西和谐文化建设中,具有引领全局、举足轻重的显要地位。福建是海西的主体,福建都市和谐文化建设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代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自然环境由于被日甚一日地改造而逐渐失去特色,人文环境则在当代的文化传播背景下走向同质化,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传统也因此而在迅速消亡中。海西都市和谐文化建设调查研究不仅是被同质化的东西,而且要挖掘它对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有价值的思想资源,还要体现自己个性的东西。它们不能不植根于自身的文化传统。按照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的观点,较复杂的文明中存在着两个层次的文化传统,即所谓“大传统”和“小传统”。一个是主流的、显性的文化传统,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由典籍、制度、精英文化的记忆等保存下来的传统;另一个则是存在于都市社会普通民众群落的习俗、风尚、生活方式等民间文化传统。海西都市文化的形成,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融合。同时,它还与台湾文化保持天然的、和谐的联系。 在调查研究中,我们看到:通过党和政府、人民多年努力奋斗,福建都市和谐文化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一、把文化建设当作都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都市和谐文化作为都市的“魂” (一)区域性的特色文化建设成为都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广义文化的产物,是历史上历代物质和精神劳动及其成果的结晶。城市空间的形成和演变是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展开的,它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的积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环境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保持城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更加充分地认识城市的文化价值,使城市历史文化环境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各级党、政领导充分认识区域性的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纠正了过去现代化进程中,建设性破坏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历史文化环境倾向,取得显著成果。如福州位列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3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首,近年来致力于昙石山文化、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和寿山石文化的建设。其中以近代文化的辉煌闻名中外的三坊七巷文化和船政文化,省、市政府拨巨资保护、修复和建设。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福州市政府举行“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碑仪式,同时宣布,计划投入30亿元全面修复、保护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内的159处遗迹。坊巷格局保存完整的全中国仅剩福州的三坊七巷。在一地有9处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也仅三坊七巷一例。三坊七巷被称之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这些建筑及其格局相当完整地反映了古代乃至近现代福州城市街坊发展演变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它是“晚清人物数侯官”的见证。福州市政府在修建 再如,2007年6月9日,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之际,“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成为首个国家级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保护范围为泉州、漳州、厦门三个设区市的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历史街道、历史遗迹、古建筑、古民居和文物;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环境。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6个综合性试点之一。泉州拥有2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数量列省内各设区市之首。漳州是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5处、省级文保单位58处,6个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厦门市现有7处国保单位、19处省保单位,5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闽南三地的文化遗产项目,分别占我省目前拥有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名录项目总数的51%和43%。2005年省政府公布的1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40多项与台湾有着紧密关系,保留了古汉语音韵词汇的方言为两岸共同语言;艺术方面有唐宋音乐遗响南音、宋元戏曲活化石梨园戏、傀儡戏,还有闽南歌谣等;歌仔戏(也称“芗剧”)既是福建的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台湾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发萌于闽南,成形于台湾,返流入闽南,至今盛行两岸。这些,无不传载着两岸的文化关怀和诉求,成为闽台文化同根同缘的鲜活见证。 (二)宽容、创新、拼搏与仁爱铸成福建都市的灵魂 和谐文化建设任务是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区活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福建都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比如,武夷山市围绕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