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VIP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绍兴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时 灾异数见,金人侵轶之势已形。俊卿乃疏言:“张浚忠荩白首不渝窃闻谗言其阴有异志夫浚之得人心伏士 论为其忠义有素反是则人将去之谁复与为变乎”疏入,未报,因请对,力言之,上始悟。数月,以浚守建 康。又言:“内侍张去为阴沮用兵,且陈避敌计,摇成算,请按军法。”上曰:“卿可谓仁者之勇。”除 权兵部侍郎。乾道元年,知建康府。逾年,授吏部尚书 。受诏馆金使,遂拜同知枢密院事。时曾觌、龙大 .... 渊怙旧恩,窃威福,士大夫颇出其门。及俊卿馆伴,大渊副之,公见外,不交一语,大渊纳谒,亦谢不接。 五年,曾觌官满当代,俊卿预请处以浙东总管。上曰:“觌意似不欲为此官。”俊卿曰:“前此陛下去二 人,公论甚惬。愿捐私恩,伸公议。”觌怏怏而去。枢密承旨张说为亲戚求官,惮俊卿不敢言,会在告 .., 请于右相虞允文,得之。俊卿闻敕已出,语吏留之。说皇恐来谢,允文亦愧,犹为之请,俊卿竟不与,说 深憾之。吏部尚书汪应辰与允文议事不合,求去,俊卿数奏应辰刚毅正直,可为执政。上初然之,后竟出 . 应辰守平江。自是上意向允文,而俊卿亦数求去。明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帅福州。陛辞 ..,犹劝上远佞亲贤, 修政攘敌,泛使未可轻遣。淳熙八年,上章告老,以少师、魏国公致仕。十三年十一月薨,年七十四。上闻嗟悼,辍视朝,赠太保,命本路转运司给葬事,赐谥正献。 (节选自《宋史·陈俊卿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浚忠荩 / 白首不渝 / 窃闻谗言其阴有异志 / 夫浚之得人 / 心伏士论 / 为其忠义有素 / 反是 / 则人将去之 / 谁 复与为变乎 / B. 张浚忠荩 / 白首不渝 / 窃闻谗言其阴有异志 / 夫浚之得人心 / 伏士论 / 为其忠义有素反 / 是则人将去之 / 谁 复与为变乎 / C. 张浚忠荩 / 白首不渝 / 窃闻谗言其阴有异志 / 夫浚之得人心 / 伏士论 / 为其忠义有素 / 反是 / 则人将去之 / 谁 复与为变乎 / D. 张浚忠荩 / 白首不渝 / 窃闻谗言其阴有异志 / 夫浚之得人 / 心伏士论 / 为其忠义有素反 / 是则人将去之 / 谁 复与为变乎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吏部尚书,吏部的最高长官,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在告,指官吏在休假。唐宋官吏有常规性假日,每十天休一天假,称为“旬假”。 出,在这里指京城官员因触犯法令或得罪权贵,被贬谪到偏远贫瘠的地方为官。 陛辞,指朝官外任前上殿辞别皇帝,也指面见皇帝辞官。文中指陈俊卿上殿辞别。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陈俊卿是非分明。他为被污有异志的张浚辩白,认为张浚一向忠诚,受士人敬服;要求惩罚动摇既定 1 / 3 军事策略的张去为。 陈俊卿刚正不阿。他对依仗皇恩作威作福的龙大渊不假辞色,阻止曾觌回到皇帝身边,离开朝廷时还直谏皇帝要远佞亲贤。 陈俊卿坚守原则。张说为亲戚求官,虞允文也为之说情,被他拒绝;汪应辰与虞允文政见不合但刚毅正直,他极力举荐。 陈俊卿深受信重。皇帝对他所提的建议,均能一一采纳;他去世时,皇帝感伤不已,赠官赐谥,令地方官员为他安排葬事。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疏入,未报,因请对,力言之,上始悟。 ( 2)前此陛下去二人,公论甚惬。愿捐私恩,伸公议。 【答案】 10. C 11. C 12. D ( 1)陈俊卿的奏疏呈上后,未得到答复,于是请求面见皇帝,竭力为张浚说话,皇上才醒悟。 ( 2)在这之前陛下让龙大渊、曾觌二人离开,公众舆论非常满意,希望陛下抛弃私下的恩情,伸张公众的议论 。 参考译文: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绍兴八年,陈俊卿考中进士,被授予泉州观察推官之职。经多次升迁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当时灾祸的异象多次显现,金人入侵势态已经形成。陈俊卿于是上疏说:“张浚忠心耿耿,到老都不会改变,我私下听说有谗言讲他暗存异心。张浚之所以得人心,为士论所推服,是因为他一向忠诚、正义。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众人肯定要离开,谁还能和他共同应对变乱呢?”奏疏呈上后,未得到答复,于是他请求面见皇帝,竭力为他说话,皇上才醒悟。几个月后,皇上派张浚守卫建康。陈俊卿 又进言说: “内侍张去为暗中阻挠用兵, 并陈述躲避敌人的计谋, 动摇已定下的计划, 请依据军法查办。 ” 皇上说:“你可以称得上有仁者的勇气。”陈俊卿被任命代理兵部侍郎。乾道元年陈俊卿为建康府知府。 过了一年,被授予吏部尚书。陈俊卿受命招待金国使臣,于是拜任同知枢密院事。当时曾觌、龙大渊倚仗旧日皇恩,假借君王威福,士大夫多出自他们的门下。等到陈俊卿接受诏命招待陪同金使时,龙大渊

文档评论(0)

182****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