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学校如何增强师德师风建设
当前社会,我们有部分教师患有不同水准的职业倦怠症,感到“两手提篮,左也难,右也难”(学生难管,学生难教),滋生一种自卑感,失落感。这也正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所以,师德师风建设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学校应如何增强师德师风建设,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理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是实行教育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作为人民教师,就要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良好师德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对教育管理者来说,只有真正理解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才能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永恒的主题常抓不懈。
二、看清师德师风建设形势的紧迫性。
应该说我们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不错的,绝大部分教师能够遵守师德规范,他们工作态度端正,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但也不可否认在这个队伍中有部分教师的事业心不强,职业情感淡薄,奉献意识与敬业精神较差。主要表现为:指派学生购买辅导资料,排人情座位,不注重为人师表,不追求精益求精,不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本分和义务。他们有的在岗上出勤不出力,工作敷衍塞责,教学马虎应付。有的教师不了解学生需求,不根据实际情况备课,不改进教学方法,不因材施教;有的教师知识更新的主动性与使用新知识的自觉性不强,他们参加教科研与教改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工作因循守旧,工作水平跟不上形势需要;有的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热衷于第二职业,利已主义、享乐主义与中庸思想较为严重等,这些因素都会制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这些问题,虽然仅仅个别现象,或者说是局部的问题,但是在推动新课改当今形势下,如果不即时解决,就有可能蔓延整个队伍,影响到这个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就会防碍教育教学改革大局的深入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清醒的看到师德师风建设面临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要理性思考,科学分析,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探索师德建设的有效性。
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我们对师德问题的分析,要看清它是属于违背道德的问题还是属于一般的职业倦怠问题。如果是严重违背道德的问题,就必须要严肃批评教育甚至给予相对应的处分,协助改正。如果是属于一般职业倦怠的问题则要以引导教育为主,协助克服思想波动,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岗敬业精神。虽然说教师职业是高尚的职业,并且社会上还赋予了教师职业诸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样的神圣光环。可教师毕竟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所以我们不能用神的标准去衡量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要秉持冷静、客观、包容、乐观的态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此,我认为应该从人文关怀、职业理想教育和管理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去探讨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性:
1、重视人文关怀,以真诚呼唤真情。
教师一年到头,甚至在十年、几十年的时间里,面对很多个性迥异的学生,持续在重复教书育人的工作,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单调乏味,再加上长期工作条件待遇差以及生活中琐事的烦扰,产生职业倦怠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当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时候,作为学校行政管理者不应简单的把这种心理现象归因为师德问题,而是理应从人文关怀方面多关心体贴教师,多给他们一些宽容与理解,让他们获得鼓舞,协助他们重树爱岗敬业的信心。比如当教师工作和生活遇到困境的时候,如果学校领导能够即时抽空登门给他们真诚的关怀与安慰,就会使他们疲惫的心灵激起暖流,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相反,则会使他们心灵受到冲击,甚至产生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感慨,进而对工作和生活失去热情,影响到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
作为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即使在平时工作中对教师严格管理,甚至要求很严厉,但是在生活状态中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协助,老师们一定能够理解并支持学校工作。所以在刚性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要善于用真诚呼唤教师热爱生活的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2、增强理论学习,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是人民教师对社会、对学生应尽的义务。但是,教书育人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是深入学生内心深处的形式各异的外界难以直接监督的自觉劳动,也是一种极为细致复杂的艰辛劳动。要想把教书育人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需求和自觉行动,在很大水准上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思想觉悟和师德境界。
增强理论学习就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