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轻骑集团董事长张家岭的命运沉浮.pdfVIP

济南轻骑集团董事长张家岭的命运沉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济南轻骑集团董事长张家岭的命运沉浮   大墙内外   2014 年初春,正值春寒料峭的时节。在戒备森严的山东省监 狱内,气氛凝重而压抑。一位七十 岁的老人身着厚重的囚服,迈着 慢而沉重的步伐默默徘徊在高墙、电网之内―此时正是囚犯的放风 时间。在这里,没有人会记得。这位面无表情的老人正是曾在中国经 济领域叱咤风云的著名企业家、济南轻骑集团的创始人及掌门人张家 岭。这里,只有罪犯,只有囚徒,除了亲人,已没有谁会去在乎他们的 生死与未来。   2009 年秋,因信用证诈骗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私 分国有资产罪、偷税等众多罪名,张家岭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随后,他进入山东省监狱,开始了漫长的的囚徒生涯。这位中 国企业界曾经的风云人物自此陨落。这一年,张家岭 67 岁。没有人知 道他会何时、以怎样的方式离开监狱……   不过,比著名企业家、他的好朋友褚时健幸运的是,张家岭唯 一的女儿并没有因该案而自杀,她此时依然生活在遥远的美国。在张 家岭入狱后不久,他的老伴因罪行轻微被解除羁押,重获自由。如今, 同样已七十 岁的老伴,每月都会来监狱探视张家岭。或许,这就是 两位孤苦老人坚强活下去的最大理由了。   辉煌人生   张家岭,江苏赣榆人,大学文化程度,无锡轻工业学院毕业。 1968 年被分配到济南工作,历任济南市一轻局办公室副主任,济南缝 纫机厂副厂长,济南轻骑摩托车总厂厂长、党委书记,中国轻骑集团 董事长、总经理。    1984 年,张家岭临危受命,接任济南轻骑摩托车厂厂长。当时 的济南轻骑摩托车厂早已名存实亡,资不抵债,职工人心动荡,对企 业前途失去了信心。张家岭却高瞻远瞩、信心十足―他早已预见到中 国民用摩托车市场的巨大商机即将到来。其实,厂子最缺的不是钱,而 是一位有胆识的企业家、领头人。   看准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张家岭便带领企业一头扎进了民用 摩托车的开发研制当中。张家岭的加入,让厂子焕发了新的生机,企 业家的领头作用也在济南轻骑摩托车厂显现得淋漓尽致。结果,“济 南轻骑” 当年就扭亏为盈,第二年便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由此,“济 南轻骑”终于走出困境,迎来了大的发展机遇。   企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让张家岭满足。为了追求更大的成功, 20 世纪 90 年代,张家岭带领济南轻骑摩托车厂成功引进了日本铃木 技术,使“济南轻骑”一跃成为中国摩托车领域的龙头老大,不仅开创 了济南轻骑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创造了中国摩托车领域至今无人超越 的神话:1993 年底,济南轻骑 A 股在上海证交所上市;1997 年 6 月 17 日,济南轻骑发行 B 股。此时,“济南轻骑”的主营业务收入已达到惊 人的 33 亿元,净利润 4.7 亿元,并连续多年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霸 主。据统计,从 1994 年开始,“济南轻骑”的产量、收入、利税、出口创 汇等 项经济指标均位居中国全行业第一。“济南轻骑”的经验在全国 推广,张家岭也因此连续获选“全国优秀企业家”、第九届全国人大代 表等一系列荣誉。在当时,只要中央领导来山东视察,必去“济南轻骑”。   时至今日,很 济南人都知道,当年在“济南轻骑”上班是很令 人羡慕的,既使是普通员工,每个月的收入也至少是本市其他国有企 业员工的一倍以上,而且每年还会 发两个月的工资。在当时的济南 街头,到处都能看到穿轻骑工作服的人:一则轻骑员工太多,二则员工 都以在轻骑工作为荣,爱穿工作服出门。   销声匿迹   没有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家中国驰名的优秀大企业,竟然在 短短的几年内轰然倒下、烟消云散。原因何在?没有谁可以说得清楚, 或许张家岭最心知肚明,但他从被“双规”到今天的漫长时间里竟然一 直一言不发。也许有些东西只有历史才可以说得明白,不过我们或许 可以从“轻骑”的急速扩张中看出一点端倪。   2000 年前后的世纪之交,在多元化浪潮的大背景下,在省市 两级领导的直接关心下,作为国有企业的轻骑集团先后收购兼并了 33 家地方贫困企业。一系列的兼并使得轻骑集团几乎在一夜之间就 成为拥有 150 亿元资产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控股三家上市公司,子公 司近百家,而且横跨一、二、三产业。一时间,轻骑集团的生产规模、品 牌影响等达到巅峰。但大跃进式的急速扩张,复杂的兼并企业背景,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