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小学语文_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2.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文字、图像等资料。 一、导入新课 (一)简介抗美援朝战争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号召,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他们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8年的朝夕相处,中朝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要回国了,送行的人成千上万,志愿军战士们深情地说——(生接:再见了,亲人),火车缓缓开动了,战士们大声地呼喊——(生接:再见了,亲人)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认读。 战役 封锁 暂时 硝烟 噩耗 刚强 大嫂 篮子 雪中送炭 同归于尽 深情厚谊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 二、合作交流 1.理解课题:“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谁能举例来说说什么人是你的亲人? (师小结:有血缘关系的,关系亲密的人。) 2.通过预习你知道文中的亲人指谁?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位朝鲜亲人?(板书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三、品读体验 (一)师过渡:是呀,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不是亲人,从课文的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又胜似亲人呢?(师板书 胜似亲人)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找找画画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并有感情地读读。可以和同桌或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二)学生自学,讨论。 (三)汇报交流。 1.文中哪个小故事让你感动?你最想交流的是哪个小故事? 2.重点理解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这段中最使你感动的词句。结合背景资料和上下文理解“雪中送炭”、“唯一”。 (2)交流: ①“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大娘明明送去的是打糕,书中为什么说是雪中送炭呢?应该怎样理解“雪中送炭”呢?“雪中送炭”的本意是什么?在课文中是指什么?文中的“雪中”指什么?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拼了三天三夜,而且是空着肚子,如果是你会怎样想? (要是有吃的……加点水……也好啊!) 当时敌机封锁,可能吗?(不可能)这事被大娘知道了,大娘送来了打糕,这打糕是怎样送来的?(冒着生命危险送来的)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②“救助伤员,失去小孙孙”这一部分,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出来?(唯一)(“唯一”怎么理解?想象:失去小孙孙,大娘的生活会是怎样?)指导学生饱含深情地读。 ③“您说,这比山好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谁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哪种说法好些?为什么?(这句话是多么的亲切,表达的感情又是多么的强烈啊!) 3.第二、三自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抓住文中感染人的词句来体会。(学生自学) 交流:小金花的妈妈为了救老王愿意付出生命。抓“噩耗”“同归于尽”“ 跺脚”“抽动“表现了什么?(对敌人的恨,对志愿军的爱)读出朝鲜的孩子们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 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被炮弹炸伤双腿。“这样高的代价”在文中指什么?把“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在比较中体会强烈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四、感情升华 1.出示《中国青年报》刊登的大娘与志愿军战士挥泪送别的照片 2.谁来与大娘送别?(抽生有感情朗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 大娘不听啊,送了一程又一程,我们只好恳求大娘——(生接)“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大娘这么大年纪了,身体怎么受得了呢?我们只好用军人的口气命令大娘——(生接读)命令中有不忍,也有深情,多么复杂的感情啊!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感悟中朝友谊鲜血凝成 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志愿军也为朝鲜人民付出了很多。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万人,14万英烈长眠朝鲜。(配乐介绍朝鲜战场上的英雄事迹:毛岸英、邱少云、董存瑞等) 五.感悟深情 1. 八年的抗战中,中朝人民并肩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