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2399-2017 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规范.pdfVIP

DB51 T 2399-2017 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规范.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03.080.10 A 00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399—2017 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规范 2017 - 09 - 19 发布 2017 - 10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1/T 2399—2017 目 次 前 言 2 1 范围 3 2 术语和定义 3 3 干预原则 3 4 基本要求 4 5 服务要求 4 6 服务评价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流浪未成年人基本情况登记表 8 参考文献 10 1 DB51/T 2399—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仲強、陈星移、周德辉、张洁、郭馨、黄姝。 2 DB51/T 2399—2017 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的术语与定义、干预原则、基本要求、服务要求和服务评 价。 本标准适用于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流浪未成年人 minor vagrants 十八周岁以下,脱离监护人有效监护,依靠流浪、乞讨等方式维持生活的人员。 2.2 心理干预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 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3 干预原则 3.1 保密原则 不得随意泄露被干预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下列情况为保密原则的例外,但应将有关保密的信息暴露 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被干预者极有可能伤害自身或伤害他人时; ——被干预者有传染性或致死性疾病且可能危及他人时; ——被干预者正在遭受性侵犯、虐待或其他罪行的侵害时; ——司法机关要求提供保密信息时; ——其他法律规定需要披露时。 3.2 尊重原则 尊重被干预者的需求和权利选择。 3.3 平等原则 对被干预者不论性别、年龄、民族等一视同仁,不主观偏颇;对问题情况较紧急的心理危机,则要 优先接待处理。 3.4 专业能力限定原则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