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高热_气短_眩晕_便溏.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期高热,气短,眩晕,便溏 长期高热,气短,眩晕,便溏 中医学院教授 肖永林 省人民医院 夏文静 患者,女, 34岁,工人, 1983年 3月末初诊。该患发热已 3 年余,经多方医治,未能确诊,疗效不显。 询其病情, 3年来,经常发热,一般上午多在 37?813 之间, 下午38?39C,夜晚常在40C以上。自觉全身疲乏无力, 四肢怠堕,气短懒言,食欲不佳,大便溏薄,有时眩晕,常 汗出,易感冒,渴不欲饮,面色淡黄,口唇淡和,舌淡胖而 润,脉沉弱。稍有劳累则症情加重。前用药方,率为清热泻 火,滋阴养血之剂。也曾服过安宫牛黄丸,药后体温暂退, 移时复高,且出现腹痛,便溏。据其脉症、病史及所用药物 综合分析, 诊为气虚发热证。 用补中益气汤加肉桂、 生麦芽。 2 剂后,觉疲乏、短气见轻,食欲略增,发热有所下降。 4 剂后体温恢复正常,诸症大减。再用前方去肉桂, 4 剂,后 以补中益气丸巩固疗效。 【医师甲】本病迁延久治不愈,临床上遇到此类病证,应从 哪些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 【老师】对于久治疗效不显患者,应从患者的症情及所用药 物等进行综合分析。一是久病之人,纯实者较少。大抵“暴 病多实,久病多虚” ,或为虚实挟杂证。二是仔细辨析患者 的症情。由于此证长期高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这一点而忽 略其他。此患者之症情 (见前 )除高热外,皆系一派气虚象, 稍加注意,并不难辨。三是从所用药物来看,用清热泻火药 不效,则非实热可知,滋阴养血药不效,则非阴虚或血虚发 热,所以我们不能再沿用上法。别人走过的路,给我们提供 了教训和经验,使我们不重蹈覆辙,而考虑其他途径。对于 久治疗效不显的患者,借鉴此前已用过的方法,非常重要。 【医师乙】 久热不退, 临床有哪些证型 ?其与气虚发热如何辨 别? 【老师】从临床看, 久热不退,特别是高热不退, 证型很多, 但主要有以下四证:一是湿热发热,二是血瘀发热,三是阴 虚发热,四是气虚发热。 气虚发热证,除了发热 (或高或低 ) 外,同时必具脾虚气弱, 清阳不升之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嗜卧、食少、便溏或 自汗、易感冒等症,且每于劳累后发热与诸症加剧。舌质淡 胖,脉多沉弱无力。湿热发热,多为外合邪而致病。从病变 特点来看, 以湿邪偏盛为主, 往往出现头身重疼, 脘痞腹胀, 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腻等症,与气虚发热之以虚为主者, 自有区别。只要稍加注意,不难辨识。瘀血发热证,肢体某 处常出现痛有定处,唇舌青紫或有瘀斑,与气虚发热易于区 别。阴虚发热与气虚发热虽皆属虚证,但阴虚发热多手足心 热,骨蒸颧红;而气虚发热则手足不热,面白无华。阴虚发 热多心烦、失眠、盗汗;而气虚发热多心不烦、嗜睡、自汗。 阴虚发热多口唇干红,咽燥而渴;气虚发热多口唇淡和,不 燥不渴。阴虚发热多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而气虚发热则大 便多溏,小便清长。阴虚发热舌质多红而干,或有裂纹;而 气虚发热则舌质多淡而润,无裂纹。根据患者之症情,再结 合服药的效果,在临床上诊断气虚发热,并不困难。 【医师甲】气虚发热的机理是什么 ? 【老师】 气虚发热之气虚, 主要是指脾胃气虚。 而饮食失节、 劳役过度是造成脾胃气虚的主要原因。致于脾胃气虚导致发 热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故无统一说法。目前有以下几种看 法:—是认为脾虚气陷,中焦虚寒,因之使虚阳外越而呈热 象;二是认为脾胃气虚,谷气下流而蕴为湿热,促使下焦阴 火上冲而致发热;三是认为气虚卫外不固,外感邪气,正邪 相搏而致发热;四是认为脾胃气虚,健运失职,不能生血, 血虚而致发热;五是认为阳气不足,不能腐熟水谷,而致阴 虚,阴虚则热;六是认为脾胃气虚,升降失常,气机郁滞, 郁而化热。以上 6 种看法,我认为最后一种看法比较正确地 说明了气虚发热的机理。东垣说, “有所劳倦,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亡焦不行,不脘不通,胃气热,热气薰胸中, 故热”。 人身之气无时不在升降出入,故尔生机不息。而脾胃居中,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若饮食失节, 劳役过度,损伤脾胃,致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气机升降阻 滞,郁而生热。从患者的症状来看也说明了这一点,其胃气 不降则食少,脾气不升则便溏。其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头 晕,舌淡,脉弱,乃脾虚失运,清阳不升,无以营养全身之 表现。卫气资始于先天,资生于后天,今脾气虚弱,不足以 充养卫气,则卫气虚,失其固密卫外之职,故常自汗出,易 于感冒。其发热与诸证于劳累后加剧者,因劳则气耗,重虚 其气,气愈虚而郁愈甚,故热愈盛。总之,气虚发热之机理 为脾胃气虚,升降失常,气机阻滞,郁而生热。其中脾气虚 弱,是主要病机之所在。 【医师乙】气虚发热,为什么往往会予以清热泻火及滋阴之 剂呢? 【老师】这是因为往往由于辨证不清,误将气虚发热,认作 实热或阴虚发热而造成的。一般来讲,初病、暴病之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