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答案有解析).pdfVIP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答案有解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答案有解析) 第六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限时:90分钟 得分: )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与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羸弱(léi) 俯瞰 (lǎn) 模拟(mó) 烧灼 (zhuó) . . . . B.告罄 (qìng)辜负(gū) 凛冽(lǐng) 概率(gài) . . . . C.毋宁(wú) 毡鞋(zh n) 拯救(zhěng)稠密(chóu) . . . . D.炽热(zhì) 厄运(è) 吞噬 (shì) 疲惫 (bèi) . . .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字的一项是( )(2 分) A.轮廓 遨游 风餐露宿 耀武洋威 忧心忡忡 B.鲁莽 蔚蓝 语无伦次 海市蜃楼 毛骨悚然 C.点辍 蒙眬 怏怏不乐 千钧重负 惊心动魄 D.严谨 无虞 屏息凝神 心有灵犀 五脏六府 3.下列选项中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 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寒冷、冰冻、飞雪、风暴”概括了南 极恶劣的天气条件。“鲁莽大胆”表现出作者对这五位探险者鄙视之情。 B.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尽管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减轻大家的负担。“坚决” “尽管”“无疑”等词表明斯科特等人尽管身处厄运,仍眷顾同行伙伴,这是真正英雄豪气 的体现。 C.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描写的是火 箭起飞时,杨利伟的紧张心情。“像一块铁”则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杨 利伟当时的状态。 D.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眼睛”还能被人带走?作者开篇就设下悬念, 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古诗词填空。(4 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1 / 9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答案有解析) (2)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 (3) ,青青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4)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5.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4 分) 6.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让我们一起开展一次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活动吧。(6 分) (1)右图是一幅中国民间画:盒中飞出五只蝙蝠,表示和谐美满, 长寿幸福。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为这幅图选择一个恰当的名字。( ) A.金玉满堂 B.五福和合 C.龙凤呈祥 D.大展鹏图 (2)下面的一幅对联已有上联,请用括号里的字组成下联。 上联:红桃映日一川霞 下联: (浪、顷、翠、风、舞、千、麦) (3)请从下面广告语中任选一则,品析其妙处。 A: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巧克力广告) B:成功之路,从头开始。(洗发水广告)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 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 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

文档评论(0)

137****66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