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支青战友 劳模先进人物
上海支边青年作为一个群体,对新疆的开发、建
设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上海支边青年这一
代人付出很多很多,而得到的却很少。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
确实做到了献了春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其平凡业绩,
令人可歌可泣!新疆人民不应该忘记他们,新疆的历史不
应该忘记他们。 新疆曾经几度繁荣几度苍凉。让我们
回顾一下建国后的新疆建设史,最早是解放新疆的人民军
队,就地转业,脱下戎装,挥起坎土曼。后来,在领袖的
号召下,来自祖国各地四面八方的涌向新疆,在一片戈壁
荒滩上建起了城市的雏形,再后来,内地农民自发式地来
到这里,摆脱旧有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兴起了中国发达
的军垦农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永远不能忘却当年上海
知识青年的丰功伟绩和他们的奉献,是他们带来并推动了
这片蛮荒土地上的城市文明,学校、医院、水利、文化
,没有他们,现在的新疆难以想象。 榜样的力量是
无穷的,时代需要楷模。十万上海支边青年用忠诚、勤劳
和智慧铸就了一座丰碑。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
新疆兵团第一师物资总公司经理吴梅官,在全国物资行业大
幅度亏损形势下,大胆改革,1996 年后的 3 年中,他所在的公
司累计为国家创利 1899 万元,1998 年被国家贸易部评为全
国物资系统百佳绩优企业。2000 年,吴梅官被评为国家贸
易系统劳动模范,同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吴梅官
是 1964 年支边进疆的,当时他已考上上海市财政金融学
校,学校的老师不同意他去新疆,他自己硬去报名,直到
9 月 14 日要出发的前一天的下午才最后获得批准。他也来
不及准备行李,到家拿了几件换身衣服和洗刷用具就跟着
大部队出发了。 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了荒芜人烟
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农一师胜利十七场二连。住的
地窝子,喝的盐碱水,吃的是玉米面馍馍,生活非常艰
苦。 2000 年 9 月 8 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兵团一师
一团七连接见八路军老战士、劳动模范和上海支边青年代
表。朱镕基总理和上海支边青年、全国劳动模范吴梅官亲
切握手。 2000 年 9 月 8 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兵团
一师一团七连接见八路军老战士、劳动模范和上海支边青
年代表。吴梅官、郑连真合影留念。 1964 年,年仅 16
岁的上海知青李梦桃和 10 万知识青年一道,响应党和国家
支援祖国边疆、开发建设大西北的号召,毅然从黄浦江畔
汇聚到天山脚下,加入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队
伍,成为农六师北塔山牧场的马背医生。 数十年屯垦戍
边,数十年无私奉献。李梦桃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
工作者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民族
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2009 年 9 月,李梦桃被评
选为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李梦桃已
在兵团工作生活了整整 50 年,在兵团六师北塔山牧场行医
36 年,为哈萨克族牧民们送医送药,成为广大哈萨克牧民
欢迎的马背医生。李梦桃说:我对当年的支边选择无怨无
悔!现在我已退休了,但我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我
要发挥余热,把我的余生继续献给兵团屯垦戍边事业。
俞浣贞 1966 年响应党的号召,由上海支边进疆参加建设。
当时她是上海交通职业学校的学生,任学校团支书,在动
员其他同学的到新疆的时候,她也几次写了要去新疆的申
请书,因为她还没有毕业,学校不批准。最后,她写了血
书向学校表达坚决去边疆的决心。她的行动感动了学校老
师,最后批准由她带队和学校的 10 名同学一起踏上去新疆
的征途。 进疆后,他们被分在新疆雅满苏铁矿当了矿
山工人。
一俞浣贞坚持在矿山的第一线,成了一名真正的矿山铁姑
娘,不久她的事迹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被称为戈壁滩上
的女英雄。1978 年,1979 年她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
1979 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这些奖状奖章记录了一个
上海姑娘的奋斗史,也记录了上海青年对新疆建设的贡
献。 俞浣贞说,她把一生中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新疆建
设,她感到非常自豪。 赵兰英 1966 年 7 月支边进疆
的,当时她是新晖中学学生,那时还没有毕业,听说有到
新疆参加边疆建设的消息,当时她和几个同学商量后一起
写决心书报名去参加新疆建设。
不久赵兰英分到当地邮局专门负责发电报,那时的通讯没
有现在那么发达,远程通讯都是通过电报往来。后来她调
到石河子市当了邮局营业员,专门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