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
一、前言
竖流式沉淀池又称立式沉淀池, 是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
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 (管中流速应小于 30mm/s),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
升(对于生活污水一般为 0.5-0.7mm/s ,沉淀时间采用 1-1.5h ),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 堰前设挡板及浮渣槽以截留浮渣保
证出水水质。池的一边靠池壁设排泥管(直径大于 200mm)
靠静水压将泥定期排出。竖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占地面积
小,排泥容易,缺点是深度大,施工困难,造价高。常用于
处理水量小于 20000m3/d 的污水处理厂。
理论依据:竖流式沉淀池中,水流方向与颗粒沉淀方向
相反,其截留速度与水流上升速度相等,上升速度等于沉降
速度的颗粒将悬浮在混合液中形成一层悬浮层, 对上升的颗
粒进行拦截和过滤。 因而竖流式沉淀池的效率比平流式沉淀
池要高。
二、设计内容:
某小区的生活污水量为
7000
m 3/d ,变化系数为 1.65
,
COD Cr 450
mg/l ,
BOD5 220
mg/l , SS
370
mg/l ,采用二级处理,处理
后污水排入三类水体。 通过上述参数设计该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工艺的初次沉淀池。
三、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在竖流式沉淀池中, 污水是从下向上以流速 v 作竖向流
动,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有以下三种运动状态:①当颗粒沉速
uv 时,则颗粒将以 u-v 的差值向下沉淀,颗粒得以去除;
②当 u=v 时,则颗粒处于随遇状态,不下沉亦不上升;③当
uv 时,颗粒将不能沉淀下来,而会随上升水流带走。由此
可知,当可沉颗粒属于自由沉淀类型时,其沉淀效果 ( 在相
同的表面水力负荷条件下 ) 竖流式沉淀池的去除效率要比平
流式沉淀池低。但当可沉颗粒属于絮凝沉淀类型时,则发生
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在池中的流动存在着各自
相反的状态,就会出现上升着的颗粒与下降着的颗粒,同时
2
还存在着上升颗粒与上升颗粒之间、 下降颗粒与下降颗粒之间的相互接触、碰撞,致使颗粒的直径逐渐增大,有利于颗粒的沉淀。
四、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准则
、竖流式沉淀池的平面可为圆形、正方形或多角形。
池的直径或池的边长一般不大于 8m,通常为 4~ 7m,也有超过 10m的。为了降低池的总高度,污泥区可采用多只污泥斗
的方式。
、竖流式沉淀池的深、 宽( 径 ) 比一般不大于 3,通常取
2。
污水在中心管内的流速对悬浮颗粒的去除有一定的影响。 当
中心管底部不设反射板时,其流速不应大于 30mm/s ,如设
置反射板, 流速可取 100mm/s)/s 。在反射板的阻挡下, 水流由垂直向下变成向反射板四周分布。 水从中心管嗽叭口与反射板间流出的速度一般不大于 20mm/s,水流自反射板四周流出后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池中, 并以上升流速 v 缓慢地由下而
上流动,可沉颗粒向下沉至污泥区,经过澄清后的上清液从
设置在池壁顶端的堰口溢出,通过出水槽流出池外。
3、沉淀池的几何尺寸:沉淀池超高不少于 0.3m;缓冲层高
3
采用 0.3 — 0.5m;贮泥斗斜壁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
60o,
圆斗不宜小于 55o;排泥管直径不小于 200mm。
4、沉淀池最大出水负荷, 初沉池不宜大于 2.9L/ (s ·m)
5、出水堰不仅可控制沉淀池内的水面高度,而且对沉
淀池内水流的均匀分布有直接影响。 沉淀池应沿整个出流堰
的单位长度溢流量相等,对于初沉池一般为 250m3/ m· d,
据齿形三角堰应用最普遍,水面宜位于齿高的 1/2 处。为适
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在堰口处需要设置能
使堰板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使出口堰口尽可能水平。堰前
应设置挡板,以阻拦漂浮物,或设置浮渣收集和排除装置。
挡板应当高出水面 0.1 ~ 0.15m,浸没在水面下 0.3 ~ 0.4m,
距出水口处 0.25 ~ 0.5m。
、当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 7m 时,澄清水沿周边流出。个别当直径≥ 7m
时,应设辐射式集水支
渠;
7、中心管下口的喇叭
口和反射板要求: 反射
板板底距泥面≥
0.3mm;反射板直径及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 1.35 倍;反
4
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 1.3 倍; 反射板表面对水
平面的倾角为 17°;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间的
缝隙高为 0.25-0.5m ,缝隙中心污水流速,在初次沉淀
池中≤ 30mm/s,在二次沉淀池中≤ 20mm/s;如下图所示8、 排泥管下端距池底≤ 0.2m,管上端超出水面≥ 0.4m;
9、浮渣挡板距集水槽 0.25-0.5m ,高出水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威 HS 7X系列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使用说明书.pdf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PPT.ppt VIP
- “电—能—碳”模型构建与碳排放预测:以江苏为例进行实证分析.docx VIP
- 《合同风险防控要点》课件.ppt VIP
- 【山东省】DB37T 3366-2018 涉路工程技术规范(高清).pdf VIP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测试题.pdf VIP
- 18DX009 数据中心工程设计与安装.docx VIP
- 10KV配电系统的电流互感器2CT、3CT的比较.pdf VIP
- GB50790-2013(2019年版):±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2019年版).pdf VIP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8章 回归分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