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谈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
语文是复杂的,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语文的性质众说纷纭。其中不乏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等等。但根据我的学习,我了解到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工具性
语,是语言;文,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于“文”的解释不同,一般来说,人们所研究的高度和对于“文”的理解相符合。我们认为,在小学时期,“文”是指文字。
语言和文字,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通过肢体和吱吱呀呀的声音,父母便知道我们的需求。慢慢长大后,我们熟练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字便在我们生命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我们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交际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天大概要说几千个字,几百句话,我们利用语文和亲人、朋友沟通,使我们生活的更好。由此可见这个作用至关重要。
(2)、我们利用语言和文字传递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利用文字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也因此使我们有机会研究我们伟大先辈的著作和生活。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诗句和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如今都是我们学习的文库。一些歇后语和民间故事世代口耳相传也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
(3)、我们利用语言和文字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语文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其他各种学科的学习,都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学习好语文,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增强思维逻辑能力,增长才干。
(4)、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思维的发展必须依靠语言的训练,而语言能力的加强必然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所以语文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工具。
2.人文性
(1)、语文教材中包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传承的文化。语文教材里许多弘扬正能量方面的内容。 小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可以大大培养独立意识、爱心、责任感,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表现中来的人文情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老师只有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同学,关心同学,为同学服务,才能在把知识传授给同学们的同时,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发展。语文教育绝不仅是概念的分析、概括,也不仅是工具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养成,所以说其人文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简单的结合,是相互统一,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没了工具性,便失去了语文课存在的价值;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机械的语言,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所以说,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所以语文,是发展语言、传递文化和体现人文情怀的工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