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生,要如夏花之绚烂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运用感悟批注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相关课外材料,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前谈话:师;如果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交换一下,你有几个, 生:还是一个师: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如果我们交换一下,那又有多少?
生:我有两个,你有两个。师:这就是交流。交流会让我们的思想更丰盈。那么这节语文课上希望大家积极的举手、大胆的发言。好吗?
师:上课
一、回顾旧知 导入新课
1、导入
师: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会看上去就如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如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生命的意义如此厚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杏林子的脚步去探讨生命的意义。板书课题。
2、回忆用什么的方法知道了本文的3个故事。 分别是什么?
3、读第一段,通过“是什么?”切入课文。
二、精读品学 感悟生命
师:“飞蛾”、“瓜苗”、“心脏”都是寻常的生命,但在作者眼里却很独特。现在我们来认真地读一读2.3.4自然段,用感悟批注的方法画出那些关键的词语及句子来形容在作者眼里这是怎样的飞蛾?怎样的瓜苗?怎样的心脏?完成自主学习单。
1、指导学习“飞蛾求生”。
1)抓词语、悟感情、读句子。体会到这是一只求生欲望强烈的飞蛾。
2)引导学生关注到描述飞蛾脆弱的句子,体会出飞蛾的生命脆弱、不由自己掌控。
2、感受瓜苗的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3、理解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着的心脏是属于我的。
4、拓展作者的资料,引领学生感受为什么飞蛾、瓜苗如此弱小、短暂的生命却让我震惊,习以为常的心跳却让我震撼。
5、理解人的生命与飞蛾、瓜苗的生命有什么不同?飞蛾的生命掌握在我的手里,瓜苗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命,而人的生命是属于自己的。
6、我的生命是强大还是弱小,由我自己决定!由自己决定才能谈得上浪费和珍惜!以“朋友”、“经历灾难的人”和“自己”进行循环朗读,以读带讲 深入体会。
7、出示杏林子一生的成就,感悟这是怎样的生命。
三、升华情感 内化感悟
1、文章的题目为《生命? 生命》,为什么用两个“生命”呢?
2、根据对课文、对生命的理解,为这两个“生命”加上标点,透过这两个标点,来表达你对课文,对生命的理解!说出你的理由!
教师总结:生命是什么?它需要我们自己去经历,去感悟。让我们用自己的生命历程来证明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四、主题拓展 深入感悟
1、继续用概括事例、感悟批注的方法阅读第三册“主题从书”中的《魏祥:坚强考生圆梦清华》感受他身残志不残,始终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的人生态度。
2、拓展郑燮的《竹石》及司马迁和张海迪的名言。
3、推荐阅读书目。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而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对“生命”这个话题的兴趣几乎没有,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热爱生命,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联系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利用前面的课文已经引发了学生对人生、对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来学习本课,这样可以减少本篇课文教学的难度,教学本课前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或者搜集一些把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来的人物,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发,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效果分析
本次测评考试,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整份试卷体现了“两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为了将来有的放矢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
本次参加 考试的人数为46人,总分为 4296.5分,平均分为93.39分,及格人数46,及格率100%,优秀人数40 ,优秀率86.96%。通过测评我发现在每节课中都要夯实基础,基础知识要打牢,当堂任务当堂学会,及时复习巩固,不要拖拉,写的方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要在每节课中注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_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5).doc
- 小学语文_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课件设计(精选5).ppt
- 小学信息技术_电脑文件分类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3).doc
- 小学语文_"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16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4).doc
- 小学语文_2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小学语文_《晏子使楚》教学课件设计(精选5).ppt
- 小学语文_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绘本阅读指导课《小猪变形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