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精华版2016年中考).pdfVIP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精华版2016年中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背景介绍: 元和十四年( 819 )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 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 愈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于是写了这首诗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 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 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表白了自己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和勇气。诗的前四句:忠而 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后四句:蓝关示湘。宕开一笔,以写景叙事来曲 致己意,凄楚悲凉,感情基调为之一变,造成全诗开阖起伏、沉郁顿挫。 1.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 _ 欲为圣明除 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_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 :_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 吾骨瘴江边 _ 。 2.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它与李白《行 路难》里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一封早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对比。“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自己 “朝”、“夕’之间角色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 4. 这首诗在虚词的运用上很得体,如“欲为”、“肯将”,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一片忠心和坚强的信念,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慨,还 蕴含着诗人不屈不扰,宁折不弯,刚正不阿的品格。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表达了诗人在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家效力,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 精神。 6. 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己贬谪途中大雪阻 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同时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7.细致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两句诗,分析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 发途中感受的? 这一两句借景抒情。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 恶劣。景物描写中显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8、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 加以分析。 第六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 的感情。 9、颈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试作简要分析。( 3 分) 这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 分),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 2 分)。(或借物 抒怀,以马写人 2 分,用“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2 分。) 10. 颈联即景抒情,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请深入而简要地分析一下它好在哪里。 诗人把百感交集在眼前的景物上,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表现出崇高的牺牲精神。一句 回顾,一句前瞻,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家何在”中,有诗人的血泪; 1 “马不前”里,流露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无穷感慨。苍凉的景色,雄阔的境 界,悲惨的现实,诚挚的感情,共同酿就出纯似美酒的一联诗,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11、试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分析尾联的作用。 结构上扣题,尾联向侄孙交代后事,沉痛郁闷,内容上进一步深化诗意。 “知汝远 来应有意”,通过侄孙的心情写出自己前途之艰险难测.写出因遭受贬谪的无穷伤感,进

文档评论(0)

yanmei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