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5交叉建筑物设计
本此设计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河道适当位置设置5处交叉建筑 物,具体位置详见下表:
段山洪沟交叉建筑物基本特性表
表 5-28
山洪沟
编号
岸别
堤防
桩号
(p=3.33% )Qp
新建/拆
除新建
排泄洪
水类型
具体位置
备注2
1
_Z— U-J 右岸
2+400
8.21
拆除
重建
汉林路北
水文局已
经
设计过, 此次进行
优化
2
_Z— U-J 右岸
1+900
5.74
拆除
重建
天山镇城区
洪水
和平路
3
_Z— U-J 右岸
1+100
6.16
拆除
重建
公园街
4
_Z— U-J 右岸
0+550
6.24
新建
天山北山
洪水
水源井南
5
左岸
1+300
6.82
新建
天山东山
洪水
胜龙村南
5.5.1工程布置
经现场勘测得知,穿堤建筑物主要作为排泄山洪所用, 故穿堤建 筑物均与堤防垂直布置,进口采用浆砌石八字墙,底部采用浆砌石护 底厚50cm,穿堤建筑物结构形式为钢筋砼盖板涵洞,根据设计流量 (p=3.33 %)不同而采用不同宽度,分别为一孔及两孔。出口采用浆 砌石护底厚50cm,后部接下游河道。
5.5.2涵洞设计
涵洞单孔净宽2.0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墩厚 40cm,两侧 边墙厚40cm。详细结构尺寸见交叉建筑物箱涵标准图。
(1)水力计算
流态选择
根据地形特点及当地实际情况,考虑施工方便、结构简单等各方 面情况,拟采用钢筋砼箱涵。
涵洞进出口高程和纵坡的拟定
根据建涵地点自然地形拟定涵洞进口高程详见表格,纵坡为
1/200。
泄水涵洞结构设计
由于穿堤建筑物数量很多,故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作为计算实
例,经比较选取右岸2+400处设计最大泄水量(p=3.33 %)8.21 m3/s 为例进行计算。可研拟定盖板涵洞为一孔,净宽2米孔高净高1.8米。
首先判别涵洞流态:涵洞的流态主要根据进口水深、出口水深与
洞高的关系来判别;初拟涵洞前水深 2.0米,出口水深1.5米,则
2 1.2*2且 1.5V 2,流态为无压流。
其次判别长短洞:综合《水工手册》、《水力计算手册》所采用判
别标准,当Lv 8H时为短洞,反之为长洞,本次设计涵洞长均为 8
米,均小于8倍的水头,故为短洞。
再判别涵洞过流能力:
Q= - mB2gH03/2
:V2 2g
式中:
Q—设计流量,(m3/s);
V —上游行进流速(m/s), 0.7 m/s;
a—动能修正系数取,1.05;
。—奄没系数,取1.0;
£—侧收缩系数,取0.95;
m—流量系数,取0.36
i —坡降,取1/200
经过计算拟定断面过水流量 8.5m3/s 8.21 m3/s,大于设计泄量, 能够满足泄水要求。
消能防冲设计
判别下游水流衔接形式,确定是否需要修建消力池。
首先计算涵洞前行进流速(m/s)
H p
式中:H—涵前水深(m),为2.0m;
P —堰咼
q—单宽流量(m3/s), q=Q/b=4.25m3/s
再计算上游总水头
Eo=P1+Ho
式中:H舊
根据E
根据E。二忧
2g冗可求出hc,
1::-1
可求出九,经过计算hc t=1.5m (下游水深),不需要修建消力
池。
又本次设计中穿堤建筑物修建在上部堤防中, 断面内还有一深约
2.3米深的主河槽故基本能够满足消能防冲设计,故不必再修建消力
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