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等值的惩罚
最近看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的《春去冬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and Spring)一片,突然回想起这个被遗忘的话题,因为电影中有一个极具禅味的教育片段,正体现了那早已经被我们遗忘的古老的教育艺术:那里有体罚,有心罚;但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如何让孩子从自己的错误中领悟生命、体验成长。
影片淡定地讲述了一个生命轮回的故事,它以一个和尚从少到老(春夏秋冬)的人生故事,诠释了人生如四季循环而生命则生生不息的道理。故事所含的丰富佛理远非简单的文字所能表达,作为教育者,我特别钟爱“春”(少年)这部分中的那个故事:
电影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一老一小两个和尚住在置身深山大湖中央的一座木庙中,过着平静的生活。
一天,小和尚在清澈见底的溪流中抓到了一条小鱼,然后到岸上用细绳捆住了鱼儿,系上一块小石头后,再把小鱼放回溪中。小鱼挣扎着在水中游动。整个过程中,小和尚天真的童音在咯咯地笑着,背景音乐则是慈悲的梵音。如果看得仔细些,就在小和尚背后不远处的一块岩石上,他的师父正背着手,平静地看着这发生的一切。
然后,小和尚又依次在岸边和山崖上捉到了一只青蛙和一条与他先前“相识”的蛇,如法炮制,拴上石头,看着它们笨拙地挣扎。小和尚依然快乐地笑着,做完这一切后,还自由自在地在溪水中游了一会泳。而他的师父,则在回家的途中捡了一块十来斤重的石头。
大山深处的夜晚,宁静得可以听到湖外面传来的虫吟。玩了一天的小和尚早早地睡着了,未脱的衣服上,还有着几处水渍。老和尚抱着石头进来,用一根粗绳将石头绑在小和尚的背上——孩子的睡眠是这样地深,小和尚甜甜地睡着,不知道发生的这一切。
黎明来临,师父在他们的住所——湖心的木屋外细细地拂拭着佛像。小和尚醒来了,挣扎着走到师父面前,哀求说:
“师父,我背上有个石头,请帮我拿下来吧。”
“难受吗?”师父顾自拂拭着佛像,平静地问。
“是,师父。”
“小鱼也像你一样吗?”
“是,师父。”
“青蛙也像你一样吗?”
“是,师父。”
师父加重的语气:“蛇也跟你一样吗?”
“是,师父。”
“起来吧。走走看。”
小和尚艰难地走了几步,“咚”地一声坐在地上:“太沉了,我走不动,师父。”
“那小鱼、青蛙和蛇现在会怎么样?”
“我错了,师父。”
“去帮它们全部解开吧,那我也帮你解开石头……如果青蛙、小鱼和蛇中有一个死了,你会一辈子在心头放着一个石头。”
小和尚笨拙地走下出庙的木船,独自划到了岸边,然而挣扎着爬上了山坡,找到了小溪边。在水深处,他发现了缠着石子的小鱼,但是,小鱼已经死了很久。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来,小和尚的身子在微微地颤抖,他用手扒开岸边的沙石,把小鱼埋在地下。然后,他坐在溪边,第一次学会了深思。
师父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原来站立的岩石上,静静地窥视着这一切。
在另一个地方,小和尚找到了被缚的青蛙——青蛙还活着!解开石头之后,它游向了水深处。
背着石头到山崖上寻找蛇是最艰难甚至危险的,音乐却仍然出奇地平静,和老和尚平静关切的目光一起陪伴着小和尚爬上了山崖。但是,蛇已经死了。小和尚握着因为自己的顽劣而死去的蛇,终于再也忍耐不住,放声哭了起来。
哭声越来越大,终于和如瀑的溪声汇合在一起……
这个故事确实让我咀嚼了很长时间,并决定把它写下来,同时还画蛇添足地补充一点自己反复品味而来的心得。
首先,它告诉我们:深刻的教训来自一个完整的裂变,而要让这个裂变发生,则需要足够的时间。在电影中,孩子在嬉弄小动物时的快乐是完整和纯粹的,孩子在寻找被缚的生灵时的担忧是漫长的,孩子在发现小鱼和蛇因自己而死时的忏悔、痛苦是深刻的,而这个心灵中的“深”,是他自己一刀刀地“刻”出来的。喧嚣、躁动、匆忙和繁琐只能造就肤浅的印象与同样肤浅的感受,而一个完整的教育,它像一粒种子长大并开花结果一样需要完整的过程与足够的时间。只是我们的教育,还有这一份古老的从容和耐心吗?
其次,我们得反思一下当前教育中的惩罚。我们总是在“极左”和“极右”两端倾斜:或者只高扬“教育需要爱心”,而放弃了对错误的必要的惩罚,以为仅仅是和风细雨,就足以使万物成长;或者把学校视为监狱,视自己为狱卒,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胡说为幌子,仅仅因为孩子小小的错误甚至不是错误的过失(譬如他忘了完成作业,考试考得不令人满意),便施加数倍于错误的惩戒。但是,电影中老和尚的“体罚”却显得那样地公正,他似乎是在追求一种“等值的惩罚”:你让小鱼、青蛙和蛇背着石头行动,那么你自己也一样试试吧;等到你帮它们解开,我也帮你解开;如果它们死了,你就会一辈子在心头放着一个石头……这就是我们失去了太久的“公正的惩罚”。当然,惩罚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认识到生命的脆弱、无常与珍贵,乃是电影的根本主题;所以,虽然小鱼们死了,但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