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音乐之洞经音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民族音乐之洞经音乐 摘要:洞经音乐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道教音乐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发祥于四川巍山,起源于古蜀氐羌祭祀音乐,因以谈演道经《太上无极文昌大洞仙经》为主,故称为洞经音乐。本文主要经本人的亲自调研及研究资料的整合与总结从洞经音乐的起源、分类、表演乐器与方式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关键词:洞经音乐 起源 分类 表演乐器与方式一、洞经音乐的起源 洞经音乐产生并流传于文昌祖庭――四川梓潼七曲山大庙及周边的一种民间祭祀文昌帝君时的伴奏音乐,因演奏《太上无极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是个珍贵而独特的古典乐种。东晋蜀人张育战死后,人们在梓潼为其立祠,尊为文昌帝君,然后与道教的文昌信仰相结合,成为了道教的文昌帝君。南宋时,蜀地宝屏山玉虚台道人刘安胜作《太上无极文昌大洞仙经》 ,此经以劝善为宗旨,以道教的礼仪为主要内容,并融有道教修炼方法。直到元朝,以唱诵《太上无极文昌大洞仙经》为主要内容的洞经音乐也逐渐形成。明朝末年,洞经音乐由四川梓潼传入大理,再由大理传到各地。也有传说明代末年中后期传入丽江,再由丽江的白沙经大盐古 镇再到金沙江沿线传到各地。 .洞经音乐的分类 洞经音乐如今在云南大致分为了以丽江地区为主的纳 西古乐与大理地区的南诏雅乐。丽江的纳西古月,在乐器方面运用了纳西族的特色乐器,承袭并综合了古氐羌文化、吐蕃文化,在其传入丽江的近四百年中,又不断融汇了纳西文化的特定氛围之中。而大理的南诏雅乐俗称“巍山洞经古乐”,巍山乃南诏国,所以它吸取了中原文化和宫廷音乐的 韵味,也融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的风格特色, 成为庄严典雅、高亢深沉、唱词优美的风格,是研究民族古乐的活化石。而 丽江的纳西古乐偏向丝竹,比较喜欢用吹打乐器,所以造成了音乐的个性风格不同。 .洞经音乐的表演乐器与方式 在云南丽江纳西古乐的主要表演队是纳西大研古乐会, 而在大理则是以南诏古乐为主在大理古城蒋公祠表演的南诏古乐学会。 乐队的乐器分大乐、细乐和锣鼓经三种,大乐曲牌是以吹打乐为主,如唢呐、笛、笙、鼓、十面云锣等乐器;细乐曲牌同丝竹乐演奏,以笛子为主奏乐器,用芦笙、洞箫、胡琴、三弦、琵琶、古筝、等乐器参奏,并配以木鱼和轻型打击乐器;锣鼓经曲牌主要是用打击乐器演奏,以锣鼓为主。丽江的洞经音乐在演奏中运用了纳西族的特色乐器“苏 古笃”与“波伯”以及曲项琵琶。 “苏古笃”是特色且很重要的伴奏乐器,常用于白沙细乐的演奏中,琴头无装饰,琴 颈上窄下宽,表面指板无品,下部与共鸣箱成一体。 (如下图,大研古乐会会员在演奏苏古笃) “波伯”是吹管乐器,由管身与簧哨两部分组成,管身是青竹制成,而特别之处在于簧哨是由芦苇修薄压扁后制 成,在演奏前还需用热水浸泡。 (如图,大研古乐会会员在演奏波伯) 此外,在洞经音乐中三弦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通常会在谈颂经文时用来伴奏。 而洞经音乐的表演与传播方式则大多是通过乐会组织, 乐会的会长一般为当地的行政、 军事长官, 其可以不同音律,但能通过乐会来传播,表达对音乐的重视。而真正掌事的则 是上长,还有管事专门负责召集会员。而活动经费则是通过会员缴纳会费与皇帝的土地租金来维持。随着时代的发展演 变,现乐会会员大多为纳西族的传承人或爱好者。而在 ??江主要的谈演场所一是文昌宫,而则是乐湾庙,前者在室内,常在大型祭祀会时谈演;后者主要谈演宫观会与家庭会。 洞经音乐的正规谈演, 依照古例必先由 “领腔生” 领唱,根据不同的“科” ,不同的经文, “起”不同的经腔,乐队与和声再跟上。且谈演洞经音乐有非常隆重的仪式,需铺设经坛、悬挂神像,经桌、供桌的摆放也十分讲究。在古时,洞 经音乐传男不传女, 在谈演洞经音乐时, 女子是不得入殿的,且演奏者皆要衣着端庄肃立。在谈演时还会成八卦队形,根 据谈演内容的不同进行变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现如今的洞经乐队中也有不少女乐手。 比较重要的祭祀会一是上元会也称天光会,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二是中元会,也称地光会,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三是下元会,也称水光会,在每年的十月十五。主要谈演的曲目则为《八卦》 、《山坡羊》等根据贡品步骤来谈演,运用的大多是中国民族的词牌、曲牌,但唱的是道教的经文。而家庭会则是一些富豪人家为了做寿、婚嫁、求子而举办的小型会。 结语 洞经音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道教文化与现 代音乐的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艺术的唯一性,经过不断 的传承、变异,洞经音乐也拥有独特的魅力与文化价值,是 我们需要去传播与保护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胡传淮《刘安山为四川蓬溪县人》 [J] (梓潼报 1998 年9月5日) 雷宏安、彭幼山《云南洞经音乐探索》[D] 何燕红《丽江纳西古乐与宣科》 [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2期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