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延线工程项目施工测量方案
目 录
目录
TOC \o 1-3 \h \z \u (一) 基本概况 - 1 -
(二)项目概况: - 1 -
(三)各参建单位 - 1 -
二、编制依据 - 2 -
三、测量部署 - 2 -
(一)测量人员组织机构 - 2 -
(二)测量仪器的配备 - 3 -
(三)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 3 -
四、测量工艺流程 - 7 -
(一)测量外业工作 - 7 -
(二)施工测量内业工作 - 9 -
(三)控制测量 - 9 -
(四)、施工放样 - 11 -
(五)、桥梁施工测量 - 11 -
(六)、隧道施工测量 - 13 -
(七)、路基施工测量 - 16 -
(八)、测量资料管理 - 17 -
(九)、沉降观测 - 18 -
(十)、竣工测量 - 20 -
五、质量保证措施 - 20 -
六、制度及职责 - 21 -
(一)测量制度 - 21 -
(二)测量资料换手复核制度 - 21 -
(三)仪器设备的检定制度 - 22 -
(四)测量组工作职责 - 22 -
(五)测量员职责 - 23 -
七、测量仪器的 使用、保管和维护 - 23 -
八、测量人员安全保证措施 - 24 -
九、持续改进 - 24 -
工程概况
(一) 基本概况
1、工程名称:梓州大道南延线(省道424大林至仁寿段)工程;
2、工程地点:眉山天府新区;
3、工期要求:施工工期660个日历天(具体以实际开工通知为准 ),计划开工时间以总监理工程师发出开工令之日为准。
(二)项目概况:
梓州大道南延线(省道424大林至仁寿段)工程:该工程全长约17.284km(含连接线长度:K0-050--1K16+378.278)。按一级公路标准双向6车道设计(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宽48米,设计速度80km/h,共设置桥梁9座,天桥7座,涵洞及通道32道,穿龙泉山脉隧道1处,互通立交1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安工程及相关附属配套设施。( 具体以设计文件为准)
(三)各参建单位
1.建设单位:眉山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施工单位: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3.监理单位: 四川天府兴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4.勘查单位: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设计单位: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安监、质监单位:
二、编制依据
根据相关勘察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与水准点为基准进行复测和引测.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设计结构图、复测资料进行计算和测量放样.以本工程执行的施工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作为精度 标准.参考的相关规范如下: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
2. 《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19)
3.《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2007)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
5.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
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9.《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16)
10.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三、测量部署
(一)测量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部组建以总工温祥、技术负责人刘浩为总负责人,专业测量工程师李林聪为负责人,各施工队成立现场测量小组的管理模式,用来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的测量放样。
(二)测量仪器的配备
本标段工程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及附属工程。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作为主要测量控制仪器,配备的主要仪器如下:
测量工具
单位
数量
备注
GPS
套
4
有合格检定证书
全站仪
套
5
有合格检定证书
水准仪
套
10
有合格检定证书
钢卷尺
把
5
卷尺
把
30
塔尺
把
10
(三)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施测原则
1.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1.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1.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1.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1.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