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家族那些事儿.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扒一扒家族那些事儿 我姓“茶”,名“普洱” ,人称“普洱茶” ,别看我的名字是倒着念的,我可不是洋人,我是地地道道,云南的少 数民族。准确来说, “普洱茶”应该是我们整个大家族的名字,我们的家族很庞大,成员众多,又因为他们不同的出生地、缔造者、制作方式而有所不同,也都各有自己的乳名。但是不管他长什么样,什么肤色,穿什么衣服,只要他进入 我们家族的门槛,首先必须具备家族血缘和基因―― 1、原料产地:云南省; 2、品种:云南大叶种; 3、工艺:晒青。这三点缺一不可,否则马上就会被排挤出家族大门之外。我 们的形状有圆饼形的, 有方砖形的, 有碗臼形的, 有散形的,还有人头形的,不管什么形,只要符合这三点,都是我们的族人。不过最多的造型还是圆饼形的。 我们家族可谓历史悠久,只可惜也没个完整的族谱,我们的第一个祖先具体生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了,虽然史书上有些只言片语提到过我们,多数只说到唐朝,但先祖的诞辰日仍是众说纷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祖上曾经在 清朝时是煊赫一时的名门望族, 是几朝皇帝老儿的 “座上客”,是御赐“贡茶” 。有乾隆爷的诗为证: “独有普洱号刚坚,清 标未足夸雀舌。点成一碗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 ”《烹雪 用前韵》。另外还有清朝文士阮福的《普洱茶记》 ,第一句就是“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从古至今,我们祖上的另一支系,则被朝廷派遣去戍边,为边境牧区的 人民补充维生素,实现朝廷“以茶治边”的政策,他们一代代都驻守边疆,一生戎马、战功赫赫,他们的功勋章上刻着三个字――边销茶。 世事浮沉,民国以后,因为战乱等等能说和不能说的原因,我们的家族也一度衰落,在过去近百年里都是人丁单薄的,直到 21 世纪以后,可能是时势造英雄吧,我们的家族走上了迅速繁衍之路,而如今已是子孙满堂,难以计数了。我是我们家族里辈分最小的普洱新茶。 我既姓“茶” ,那必然就与中国茶有着相近的基因,都是植物性的饮品。说白了,就是用来喝的。但是我又与大部分中国茶有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我们特别长寿。其他茶类 族人,如绿茶、 红茶、青茶、黄茶等等, 寿命少则不到一年,多则三五年,过了寿数,虽不至灰飞烟灭,但也明显感到垂 垂老矣,失去了品饮价值。 只有我们的族人, 可以活上百岁,而且年纪越大越越有价值, 不仅是品饮价值还是价格。 所以,我们也被人们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至于我们为啥那么长 寿,我只能悄悄透露一点, 重点在于 “晒青”。再往深里去,嘘,这是秘密,嘿嘿,不说了。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者开始研究我们的长寿之谜,虽然大方向上是对的,但是还有 好多好多微 上的 未被解开。他 称之 “后 酵”的 程, 然我也一直在 着,但是就好比人 看不 自己的内 、骨骼、肌肉,微 上 不清自己是怎么 大的一 ,我 真 不清自己是怎么一天天走向 化之路的。就把 些 留 科学家 去解 吧。我 是安安心心慢慢 老、 、 好喝吧! 要 我 活着的族人, 在也是四世同堂了。如今 健在的族人最老的已 100 多 了,是曾祖 了。有的 养在故 里呢! 在民 的,年 最大、 格最老、身价也 最高,一片 几十上百万。 看他 灰 土 、 衣衫 、形 骨立,甚至一碰就要散架的 子,他 可是 霜,在 光中修行,在 月中 淀出来的,就像 山 上 如 雪的 清 ,已然 就天下无双的 世武学。他 的名号一 出来,在江湖中可都是响当当的, 者无不敬仰――福元 昌号、乾利 宋聘号、同 号向 卿、 同 号、黄文 号、同昌号、敬昌号、 云号??光 么念上一遍,都 得 血沸 的。他 的名字都是源自出生的茶庄、茶号名, 些私人茶庄、茶号建于晚晴到民国 期,他 有一个共同 的称 ――号 茶。基本上 1950 年以前出生的族人都能 入号 茶。看官是不是想 , 号 茶是 味儿啊?嘿, 真 用 言来形容,只可意会不可言 啊!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有人 那里有哲学, 道理,你懂的! 曾祖辈下来就是祖辈的了,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  50 年 代到 70 年代之间,还健在的相对曾祖辈的多一点,但也多不到哪里去,辈分低了一级,身价自然也会低一点,但最起码也是五六位数起了。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身于国有茶厂的,既然是“国字号” ,就得统一制服,他们早期的制服上统一印着繁体字:上面是“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 分公司” 字样围成大半圆, 中心是“八中茶” 围成一个圆心,下面是“中茶牌圆茶”围成上弧形。有些还会根据原料等级 印上“甲级” “乙级”以示区别。除了正中心的“茶”字,其他字样都是红色, “茶”字会根据需要加盖不同的颜色,一般有红色、蓝色、绿色、黄色,所以他们被叫作“红印” “蓝印”“黄印”“绿印”等等,他们共同的称谓是――印级 茶。到后期, 70 年代,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