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朝花夕拾 阅读指导课 【书目推荐】 《朝花夕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略精读相结合的方 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2、了解作品创作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内 容。 3、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4、在实践活动中注意多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 积累及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 入思索; 【课时安排】1 至 2 课时(可根据教学情况自行调整) 【教学步骤】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片段;从网上下载 频,帮助学生了解鲁迅。 2.生:布置预习课文,利用课外时间读《朝花夕拾》这部书,了解本 书的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1.简洁导入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 3.教师点拨:读书三功:“诵”、“疑”、“评”。 读书方法介绍:读书“三功” 大凡好文章都追求一种含蓄美──借物抒情,即事以明理。我们在 阅读时如果只是一般地“看”一下,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作品的内蕴。要 想精通作品内蕴,必须下以上三种功夫。 一是“诵”。文字是意象符号,单用眼看难以“意象全出”。诵把死文 字变成活音调,创造出一种进入佳境的氛围和契机。诵把眼、口、耳、 脑诸感官都调动起来,其感受自然比“看一下”更为深刻。诵读的过程, 是一个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渐渐消化、默默吸收的过程。在思而不得 其解的时候,反复诵读几遍,其意便能了然于心。对美文佳句低吟长 咏,会觉齿颊留芳,久之,便潜移默化而为写作的灵气。 二是“疑”。读书是一种融进了自己的感知、想象和理解的能动性 行为。会读书者必会生疑。疑,可以消除误解,使真义得以从遮蔽中敞 亮起来;疑,可以使思维触角深入“三昧”,从而逼近作者,产生共鸣。读 书是一种发现性活动。只有透过表层文字,对文章的意义作深层次的 拓展延伸,才能见人所未见,感人所未感的问题或知识;才能打开增知 获趣之 门。 三是“评”。读书不是对文章原意的简单追索或还原,而是一种创 造性活动。在深层探索的基础上,对文章做出理性的判断,写出评价 性文字,这是阅读能力的质性表现。我们读书时,常常徜徉在风光绮 丽的世界里,只觉得它美,却说不出它为什么美,这说明还停留在“知 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在明白了文章原意之后,再探究一下 作者对某一人生体验的表达底蕴和表达这种底蕴的艺术方式,将感悟 到的奥秘转化为可供交流的语言文字,就会实现读书的优化效应。经 过这样的转化,才能获得审美情感的同化、人格气质的升华和表达能 力的提高;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诵,不是看,而是声情并茂地念。疑,不是一般地想,而是追问作 者,同作者探讨。评,不是复述,而是评价优劣得失,揭示艺术规律。具 备了这三功才能读出智慧,读出境界,读出一个灿烂的自我。 4.掌握一些有关阅读散文的方法。 二、走近鲁迅了解创作风格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 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作者简介:鲁迅(1881— 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 家、革命家,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 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 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 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 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 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 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 等等。 三、深入文本了解背景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 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 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 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 19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