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李学勤:“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月24日,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因病辞世,享年86岁。其一生治学浩瀚、著作等身,在古文字学、考古学、青铜器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术史等领域成绩斐然,被誉为中国20世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率先认出西周甲骨文
李学勤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嗜书成癖,古今中外、经史子集无不涉猎,“曾幻想读尽天下之书”。
在博杂的书的海洋里,有一类特别的图书最受李学勤的青睐,那就是以特殊符号写成、需要“翻译”才能读懂的书。据说,李学勤曾在旧书摊上买到一本英国俱乐部印制的小说,内文全由老式打字机键盘上的非字母符号组成,一个符号对应一个字母,读者需要在头脑中将符号转换为字母、缀连成单词,才能读懂小说的内容。这本挑战脑洞的“谜之书”,极受李学勤的喜爱。
1951年,李学勤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他本希望追随金岳霖先生学习“数理逻辑”,可惜未能如愿。因为天生对符号和“解谜”的热情,李学勤开始大量阅读甲骨学的相关著述。
1952年,李学勤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参与编撰《殷墟文字缀合》,正式走上学术之路。后率先鉴识出西周甲骨文,出版《殷代地理简论》等著作,成为古文字学在当世的一大权威。
“多波段”治学,灵活杂变
博学者不为自己设限,他们求知的触须乐于伸到每一个未知的角落。李学勤曾形象地把自己比喻为“多波段收音机”。
甲骨文研究是他学术研究的起点。此后,他在历史研究所协助侯外庐先生撰写《中国思想通史》。1996年起,他担任“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制定出《夏商周年表》。
同时,他研究青铜器,推动西周金文历谱的制定。他撰写《周易溯源》,对《周易》的研究见解深邃。他整理马王堆帛书、定县汉简、张家山汉简和清华简,出版了《简帛佚籍和学术史》、《初识清华简》等经典著述。他也是战国文字研究的奠基者,率先提出综合研究与“五系说”。
李学勤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貼”,20XX年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称号,20XX年获首届国家大典“全球华人国家奖终身成就奖”等。
守护“清华简”
人生最后十年,李学勤的名字与清华简(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牢牢“绑定”。在他主持之下,清华简的抢救、保护、整理与研究有条不紊地推进。
中心研究员李均明回忆,释读清华简,先生既当指挥又亲自上阵,除了释读自己的篇目,对于别人的篇目也会拿回去一一过目,反复斟酌。一般竹简释读时,都要在文末添加注释,他记得,李先生会帮助别人修改注释,“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做到精益求精”。20XX年至今,清华简以每年一辑报告的节奏出版,至今已有八辑,创造了战国竹简整理公布的新速度。
在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里,李学勤笔耕不辍,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1000多篇。目前,集结李学勤全部治学成果的千万字《李学勤文集》即将出版。
(摘自《南方都市报》《北京日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