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摘 要: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先生于1929年提出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在人们普遍缺失独立人格与自由心灵的当时,它的意义甚大。今天,其历史价值和现实借鉴仍引人注目。
关键词: 独立 自由 精神 思想
陈寅恪先生在1929年所做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陈寅恪是中国现代负有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及语言学家,1925年与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时被聘为清华国学院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当时研究院的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①。在人们普遍缺失独立人格与自由心灵的当时,他提出的这一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不能不引起广泛的重视。它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借鉴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彰显个性、赢得尊重
1902年,即光绪二十八年,13岁的陈寅恪开始了他16年的海外留学之旅,他先随兄陈衡恪东渡日本,4年后因足疾回国,结束了日本的留学生活。1910年就读于上海吴淞复旦公学的他又考取了官费留学,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及法国高等政治学校就读,1914年,因一次大战的爆发回国。1918年冬,得到江西官费资助,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梵文与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攻读东方古文字学、中亚古文字、蒙古语,并凭借着语言天赋及勤奋刻苦,具备阅读梵文、巴利文、波斯文、突厥文、西夏文、英文、法文、德文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与巴利文特精。
然而,这样一位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兼修,被国内外学人所推重的陈寅恪,在当初回国之际,除了少数几个高手知道他,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却是一个无“名望”、无“博士学位”、无“著作”的“三无学者”②。究其原因,是当时的陈寅恪求的是真正的学问,而不是外在的那些“虚名”。所以,他在回国之际,什么都不要。然而,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同为哈佛大学就读的陈寅恪的同学吴宓回国后执掌清华国学院,作为系主任的他有幸请到了陈寅恪,从此,清华大学学生没有一个不拜倒在陈先生渊博的学识及“独立的精神”与“自由的思想”下。
由此联想到另一个人,那便是刘文典。刘文典是安徽合肥人,1927年任安徽大学校长,1929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主任。他学贯中西、思想学问博大精深,是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但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然而说到陈寅恪,却敬重有加,不敢有半点造次。他曾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个大洋月薪,我该拿四十个大洋,朱自清只值四个大洋,沈从文,四个大洋都多了③。同样,语出此言的刘文典也是一个个性十足,拥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大学者,他才高学广,蒋介石抬举他为国宝,可他不买账,在安徽大学任上,为学生运动的事当面顶撞蒋介石,不称“蒋主席”,竟当面叫他“新军阀”,鲁迅先生的《知难行难》一文可做旁证④。还有这样的说法:蒋介石盛怒之下打了他两个嘴巴。他却毫不示弱,以牙还牙,一脚踢在蒋的肚子上。蒋介石最后竟然赦免了他。笔者没有找到充分的资料证明此事,但是宁可信其有。
陈寅恪、刘文典的独立与自由不仅彰显了个性,更赢得了尊重。
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提升人格、令人敬仰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旦深入人的骨髓,那么,他的言行便会处处体现这一思想。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陈寅恪到已被日方侵占的上海授课,被他拒绝。要知道,那是困难时期,如果答应,物质上匮乏的问题便能得到解决。但是不答应,很有可能搭上性命。可是,中华民族毕竟是伟大的,因为他孕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在那一年代,能够引领时代前进的中国精英们诚如陈寅恪、朱自清等人用自己的人格与精神使中华民族赢得了世人的敬仰,这也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我们的民族饱经沧桑却屹立不倒。
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陈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讽刺,再一次体现他不跟风的独立精神及对国民党政局拥有自己看法的自由思想。
我想,这样的价值取向与他早年的求学经历并从中吸取精华形成自己的思想是有关的,因之又想起另一位文化人,他便是傅斯年。当时的留学生大都“不务正业”,无所事事就鼓励大家离婚,但这么多留学生中,真正心无旁骛不理会男女的只有陈寅恪和傅斯年,以至于有人把他们俩比作“宁国府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子”⑤。傅斯年是山东聊城人,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也是一位精神上非常独立、思想上非常自由的人。当年,蒋介石非常看重傅斯年,并坚信他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T 1870-2023 液相色谱 - 质谱法测定试剂盒通用要求.pdf VIP
-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9月月考试卷(二)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doc VIP
-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石油钻井典型事故案例(钻井课件培训资料).ppt VIP
- 《人民币》解说词全五集.doc VIP
- 工程流体力学(闻建龙)课后习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吉林省中考英语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课件: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