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和湘中龙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王孙思邈与湘中龙山 药王孙思邈是唐代杰出医学家。他一生中先后撰写的名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千金髓方》等很多医学巨著,所有著作传遍了神州大地,为祖国和世界的中医学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 药王孙思邈祖籍今天的陕西耀县,与湘中龙山相隔千里,药王与龙山有什么样的渊源呢?今天我与各位学者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龙山地域的地理、文化条件吸引药王孙思邈前来 (一)灵秀的龙山是吸引药王孙思邈前来的地理条件 龙山山脉亘涟源、新邵、邵东、双峰四县市,主要部分在涟源市西南边陲。这就是说龙山属于梅山地区,也是梅山文化的核心板块之一。据清同治《湘乡县志》载:“湘之山以龙山为最大,高峰矗立,环湘两百里,外望之,如阵云浮碧,因山体庞大浑厚,山势高峻挺拔,山形伸展如龙而得名,最高峰岳坪峰高达1513 . 6米。龙山是两水之源,湖湘之中,历代为湘中名山。据《湘乡县志》记载:早在汉代连道县治所是今天的杨家滩,因靠近龙山,曰龙城,可见龙山在汉代就是名山。另据《(道光)宝庆府志》记载:邵境之山,惟龙山最大,而高等衡岳,其顶名岳平,为潇湘十二景之一。 龙山是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植被甚为丰茂,森林覆盖率近100%,中草药品种特别繁多,据全国第四次中药材重点县市普查,龙山有中药材2384种,并不缺灵芝、人参、天麻、何首乌、野山七等珍贵药材,有“天下药山”之称;加之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所以留下了不少名医和名人的足迹。据《长沙府志》记载:汉代医圣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到过龙山;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清代神医周学霆到龙山采药、撰方。“涟水清流,浇灌中华史;龙山挺秀,支撑南国天。涟水之源,河岳多娇,引远古先民永安立命所,留杏林圣手久悬济世壶,阅域内豪雄首树湘军帜;龙山之麓,日星特异,照东方巨子苦寻救国方,映文化昆仑细逐生花笔,耀大国总理新注正气歌”。这是江朝辉所作《涟源英杰赞》中的一段话,其主旨是说龙山之麓,涟水之源钟灵镌秀吸引了众多名人前来的意思。龙山总面积达42万亩,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有28万多亩。龙山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为“天下药山”。因为龙山的中草药种类繁多达2300余种,,植被层次分明,类型多种多样,加上日照长,雨量足,药材资源异常丰富。历代名医不少到过龙山,药王孙思邈是痴心研究医药的学者,慕名而来,实属可能。 (二)、龙山地区是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融汇发达是文化条件 杨家滩、蓝田、永丰、桥头河、七星等古镇分别是涟水干流(孙水)、蓝田水、测水、湄水、雷鸣洞水(湄江支流)古航道的起点,娄底则是孙水、蓝田水、测水交汇之处。这些古镇及其周边地域在龙山、雪峰山余脉等山脉之间连接成一片丘陵、平原地带。由于交通便利、水量充足、物产丰富、地势平缓,该地带成为湘中腹地农耕开发、单独建县较早的地区。当地曾出土石器时代遗址和商周时期的铜器、铁器,还曾挖掘出多处有稻作、制陶场所的汉代遗址,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即在此地域始置连道。连道始建时,其周边的湘中地域当时分属益阳、昭陵、湘南等县,而这几个县治、疆域主要部分不在湘中地域,可见连道境域是湘中单独建县最早的地区。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湖南省地理志》、《湘乡县志》(1993版)记载、考辨,连道的县治设在龙山主脉山麓的杨家滩境内,其疆域则大概包括龙山地域的西、北部,因此称为“龙城”。 连道(县)几经撤并,存续达600多年,历经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南朝宋等朝代而未见古籍载明其境域、隶属有所改易,这与同期周边湘中地域的隶属关系一朝数改形成鲜明对比。原因是该地域实为一个由龙山、涟水共同造就、天然形成的地理、经济、文化单元。 原属连道的龙山地域不仅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同时还是唯一一个“梅山文化”与湖湘文化直接交汇达两千年以上的地理、文化单元,当地也因而成为人杰地灵的灵秀之地。以血性著称的梅山文化和一理性、灵性见长的湖湘文化在宋代以前相互之间的联系以碰撞为主。宋代以后胡安国、张栻、王明阳等湖湘学派奠基、代表人物先后在原连道地域居留、讲学,有力推动了湖湘文化、梅山文化在当地的融合,自明末开始当地诞生了谢梅亭、谢振定等以血腥著称的名士是这两种文化在此深度融合的结果。鸦片战争之后、太平天国兴起之时,李续宾、罗泽南、刘腾鸿等从小受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熏陶的龙城人杰组建起最早被称为“湘勇”的部队,从此开启了湖湘文化、梅山文化在连道境域融为一体的新时期。并最终将湖湘文化丰厚的理性、灵性元素与梅山文化突出的血性元素融为一体,铸成了对涟水流域乃至整个湖湘地区影响至为深远的“湘军精神”。当然,这很多都是唐代以后的文化现象,这里,我所要强调的是:龙山地区自汉代开始,甚至汉代前就是文化发达的地区,这样一文化发达之地对药王孙思邈这样的学者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 二、古志关于药王孙思邈来龙山的记载 根据《药王孙思邈年鉴》,公元636年,唐太宗贞观十年

文档评论(0)

anm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