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晖,静悟天地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聂晖,静悟天地心 步入聂晖的画室“乐之堂”,一股清雅之气扑面而来。四壁悬挂着字画、条幅,案上放着碑帖、线装书,笔墨纸砚一应俱全,窗边静置着一张古琴,显示出主人不俗的学养。 聂晖自幼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从小研习书法,为了增强“字外之功”,她潜心钻研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如今不但诗书画皆通,对古文字学也有深厚的造诣,她与谢飞东先生合著的《读字——发现汉字之美》一经出版便持续热销,被誉为“开启国学大门的钥匙”;而她的古琴技艺亦不同凡响,曾受邀赴马来西亚举办个人演奏会。有人称她是当代少有的集琴诗书画印、古文字研究为一体的文人书画家,更有人称她为东方才女的典型,但她说,其实自己更像是一个“古典文化熏出来的女子”,无论是金石书画还是诗词古琴,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技艺,而是已经融入她的血液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书画兼修 眼前的聂晖,身着一件素雅的中式盘扣对襟上衣,乌黑的发髻,一双灵动的大眼睛透出盈盈笑意,宛如画中走出来的古典美人。 出生在山城重庆的聂晖,自小就对画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总是手不离笔,涂涂画画。7岁起在妈妈的带领下拜师学画,老师说,书画同源,要想画好先要有书法的功底。于是聂晖便先着手书法,再以书法的笔法入画。 20余年的书法研习,多年的传统文化熏陶,使聂晖的书法艺术既有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蕴,又有书法本体技、艺、道的综合传承。她四体兼习,尤以篆隶为长。评论家称其“篆书以峄山碑为基础,线条沉着有力,蕴含丰厚,气韵古朴,奇屈典雅,风貌独具;隶书以汉隶和伊秉绶为基础,醇厚大气,跌宕率逸,笔意丰富,横鳞、坚勒、挥走、擒纵,无不如意,点、线、体、面、飞白、渗化参互调用,得心应手,古拙清奇,浑然一体。” 聂晖的国画也同样功底深厚,习画三十年来,“无一日不拿笔”。但她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跳出笔墨之外,以深厚积淀的人文修养来达到一种境界。她的笔下有山水花鸟,也有仕女人物,诗书画情景交融,立意高古,体现出浓浓的文人气息。欣赏聂晖的山水画,尤其感到心旷神怡:画面中青山叠翠,渔樵隐逸 ,山水之间,可居可游,一时间,仿佛自己已经走入画里面,乘舟而下,不知所踪…… 对于传统,聂晖有一种近乎执拗的坚持,这种坚持不仅仅表现在她对传统文化的沉迷上,就连学习的方式也是如此。她没有接受现代化的美术教学,而是遍访名师,以传统的师徒相授的方式来学习。聂晖说,现在看来,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坚持了这条路,才没有成为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标准件,才能保留了本真的自我。” 琴声雅韵 一袭白衣,纤纤素手,低眉凝息,轻抚琴弦,弹起一曲《碧涧流泉》,古刹山涧,烟雨流泉,松柏傲立……让听者仿佛置身于悠然山水间,顿时心情平静下来,忘却世俗的烦恼。 在诗书画之余,古琴是聂晖怡养性情的重要方式。聂晖的古琴艺术师承浙派徐元白再传弟子金蔚先生,经过近十年的钻研,其琴境高古苍劲,清丽自然、深邃内敛。有人曾经赋诗形容聂晖抚琴的场景:“龙脊弹蕉叶,七弦映素容。音传三尺内,意动九天中。碧涧清泉响,凡心俗事空。叮咚声在耳,何处觅芳踪?” 古琴大师吴钊、金蔚都对聂晖的古琴给予很高的评价,说她的琴声特别有“古韵”,并认为这得益于她多年研习书画诗词,从中带来的古雅气韵。20XX年聂晖应邀参加中国经典音乐古琴专场演奏会。上海世博会上她应邀现场演奏古琴。20XX年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办,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承办的“把遗产交给未来——古琴名家名曲进百校”活动,聂晖也名列其中,为学生们带去了别开生面的古琴文化传承教育课。 谈起古琴,聂晖娓娓道来:“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著名的关于音乐的典故都是讲古琴,比如说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司马相如抚琴相遇卓文君,还有嵇康的《广陵散》,这些故事中的琴都是古琴。中国古代有很多种乐器,但古琴在中国人的眼中不是一般的乐器,而是道器。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是琴棋书画,琴排在最前面,古琴的魅力可见一斑。”聂晖说,弹古琴与书画一样,“技”只是一个表象。最后弹的是心境,是修为。 诗抒胸臆 聂晖认为,诗词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境界。她尤其注重书画与诗文的结合。她画中的诗词联句也大多是她的原创,配以小篆标题或小楷跋文,浑然天成。 在《题林泉采薇图》中,她题诗一首: 结庐高树下,烟霭绕柴扉 修竹丛丛绿,清波熠熠辉 朝随流水去,暮逐彩云归 畅饮山中露,欣然歌采薇 在《忆江南·秋》中,她写下:秋风起,叶落染衣襟。花伴鸟飞痴入冢,世间万象似无心,草木却情深? 聂晖也爱新诗,而她的新诗中,也体现出深邃的禅意。她曾以一首新诗《静音》,形容古琴之境:弦落于静谧之夜/音响于慧明

文档评论(0)

w13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