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及构造柱、圈梁等二次结构质量控制方案.docx

砌体及构造柱、圈梁等二次结构质量控制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砌体及构造柱、圈梁等二次结构质量控制方案 砌体工程质量策划 本工程砌筑工程及圈过梁、构造柱等二次结构分两阶段进行。 砌体工程施工时,往往伴随着很多预留孔和预埋工作,随着设计功能的丰富和墙体材料的推陈出新,砌体施工也变得复杂多变。 主要砌体应做出样板,以此作实物讲解交底和验收要求,砌筑时应严格控制操作质量,特殊部位做法策划:①砌体在墙体顶部采用切割斜砖和三角预制块收口。②构造柱马牙磋处采用45度角处理,避免产生死角,确保振捣密实;支模前砌体周边贴双面胶带,确保不漏浆。③门窗洞口处混凝土砖留设到位,窗台压顶采用现浇}昆凝土。④大于300mm的预留洞口均设混凝土过梁,在预制时提前留设线管槽孔,确保在电气配管时,主体结构不被破坏。⑤清水砖墙砌体施工时,在拉水平线以及挂线砌筑的基础上,再在灰缝两侧拉线,用刨刀开缝修整,确保缝路顺直,宽窄、深浅一致。 砌体施工关键控制环节 1、脚手眼设置 脚手眼不准在下列墙体部位设置: (1)120mm厚墙、清水墙和独立柱; (2)过梁跨中1/2范围内; (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5)梁垫下左右500mm范围内; (6)脚手眼补砌不得用干砖填塞,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塞、灰缝填满。 2、墙拉筋结点连接 ⑴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一道; (2)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不应小于10OOmm: (3)后置拉筋结点,不应剔凿混凝土面层,应结合砌体材料模数,弹出墙体中心线、拉筋间距线,用膨胀螺栓将钢板固定在混凝土面层上,墙拉筋与钢板焊牢。 3、构造柱结点处理 (1)必须弹出构造柱边线; (2)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马牙槎尺寸为60mm: (3)每一组马牙槎高度不应超过300mm; (4)不得削弱构造柱截面尺寸。 4、梁、板底部斜砌 (1)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置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间隔7d后,再补砌(斜砌)墙体; (2)如用预制混凝土楔形块要制作专用模具,统一制作。 5、填充墙电线管安装 (1)填充墙砌筑前,将所有电线管全部安装到位; (2)严禁对填充墙剔凿,克服结构裂缝; (3)对电线管稠密部位,应采用混凝土填补。 6、砌体施工重点注意事项 ⑴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⑵砌体水平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⑶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⑷砖砌体组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⑸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亩、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应在10mm±2mm: ⑹采用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材料,在地面踢脚板部位,用不低于C20的混凝土浇筑底墙; ⑺小砌块墙体应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 ⑻小砌块砌体水平灰缝内的钢筋居中至于灰缝中,水平灰缝厚度应大于钢筋直径4mm以上,砌体外露砂浆厚度不应小于15mm; ⑼设置在砌体灰缝内的钢筋,应采取防腐措施; ⑽填充墙砌体砌筑前,块材应提前2d浇水湿润; ⑾砌体工程每步架砌筑完毕后,间隔ld,再进行上部墙体施工; ⑿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水平及竖向灰缝厚度分别为15mm和20mm: ⒀采用原浆勾缝者,必须随砌随勾; ⒁每层间砌块砌体最好是每天一次,砌筑高度控制在1米左右; ⒂为防止窗洞下角处因应力集中点产生45度斜裂缝,建议在窗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厚60~120MM,内配3φ8钢筋网片。 ⒃对于顶层或出大屋面的小间砌体为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建议可将砌体改为约束砌体。 2、墙体施工前,应先做好门洞边固定门框用的埋有木砖的混凝土预制块。二次结构施工的垂直运输主要依靠龙门架,混凝土采用商品砼,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工地现场,卸至专用的混凝土堆放场地,由人工用双轮车通过龙门架运至浇筑现场,采用人工浇筑,所以工效不高,应配备足够的劳动力。 3、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要求 ⑴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可采用干法或湿法施工砌筑,砌块的排列节点,墙体与现浇混凝土墙、框架柱、构造柱、梁板的拉结,内外墙体的T型及十字形墙连接和门洞口构造做法等应符合DB/T25-128-2005和DBJT25-172-2007的相关规定。 ⑵填充墙体的高度大于3.6米时,必须按设计要求在墙高中间或门窗洞口上皮位子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一道,与圈梁相接的主体结构应预埋短筋。圈梁和预埋短筋的规格、数量、长度及做法必须满足施工图和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⑶墙体的转角、端头、门洞口两侧(洞宽>2米时)等位置应设置构造柱,其断面尺寸及配筋必须满足施工图的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应与梁或楼板设置拉结,其做法详见本市工程建设标准02G02图集。 ⑷墙上的预埋件、预留洞口在砌筑时应预留,不准事后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