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花蹦蹦”中道具的种类和人物角色调查报告.docVIP

“拉花蹦蹦”中道具的种类和人物角色调查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拉花蹦蹦”中道具的种类和人物角色调查报告 张宇萱 【摘 要】本调查报告以“拉花蹦蹦”为调查对象,以道具和人物角色为辅,目的是将道具和人物角色进行分类观察,旨在探索出舞蹈道具在“拉花蹦蹦”中有何作用。 【关键词】拉花蹦蹦;道具;人物角色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1-0100-02 “拉花蹦蹦”是河北省范围内绝无仅有的奇特舞蹈形式,它产生并流传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杜家坎村。舞蹈中主要舞蹈道具9种,加次要道具彩旗1种,共10种。主要人物角色10种,由6男4女组成,再加壮士角色1种,共11种人物角色。音乐由打击乐和歌曲组成。鉴于该舞中拥有两名俊俏秀丽的拉花角色,全舞的通用步法又是蹦蹦步,故称“拉花蹦蹦”。 一、“拉花蹦蹦”的表演实体及构成 “拉花蹦蹦”是一种以“八卦”定位进行场图调度,形式独特、风格别致的传统民间舞蹈。它产生并流传于唐山市丰润县杜家坎村,据当地群众和艺人介绍,该舞是于清顺治年间,由辞官还乡的杜阁老(名不可考)所编创。关于杜的身世及编舞时的社会背景,虽无史料可考,但民间却流传着一段较为完整的故事,以资考证。该舞的内容,是表现元朝一名甲长人,强令汉族一家老少三代九口人,为其歌舞作乐的故事。此系作者以借元讽清的手法,抒发对清朝统治阶级的不满情绪。就表演形式而言,前半部是纯舞,后半部为演唱。该舞的音乐,由打击乐和歌曲两部分组成。 作为一种参与人数众多的秧歌舞队表演,“拉花蹦蹦”基本构成可分为舞蹈队、奏乐队两个相对独立的小的表演单位(以考察见闻为据)。两队把“八卦”定位进行场图调度和一定的演出套路、表演流程相結合,进而依次进行表演。两队相互辅佐帮衬,协同完成“拉花蹦蹦”舞蹈表演。 舞蹈队一般由24名演员组成,分别扮演11种角色。据艺人介绍,其中9个角色是由5男4女组成的,属于一个家庭的成员(老夫妻、四个儿子、两个儿媳、一个小孙女),另有甲长1人、壮士14人。表演初始按照二儿子、老妻、小孙女、三儿子、大儿媳、老夫、四儿子、二儿媳、大儿子、甲长的顺序,由八卦阵的巽位单列入场。乐队奏“快七下”,各角色分别做各自动作,沿八卦阵圆弧按逆时针方向边舞边进。行进时,二儿子面向其余角色,倒退行进。其余角色随着二儿子向前行进。绕场过一周后,二儿子止于乾位,甲长止于坎位,锣鼓止。随后就开始进行“编花寨”“打水花”“看媳妇”等情景舞蹈。情景舞蹈表演完毕后,就开始了各角色边唱边舞的部分。舞蹈中贯穿了“蹦蹦步”“踩种步”“嘭、啪、哒步”和“螃蟹步”等舞蹈步伐。 总之,纵观该舞动作、情节之产生,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们的劳动生活、民俗习惯和审美情趣有密切关联的。如当地房舍建于土坎之上,田园则位于坎下,人们每日需往返于上、下坎,故舞中有前俯后仰的“蹦蹦步”。由于杜家坎的河套地多种高粱,故该舞拥有“踩种步”。因土质系黏土,劳动后往往需跺脚摔去鞋上泥,拍掉手中土,故形成“嘭啪哒步”。河滩地势低洼,秋后田内有许多河蟹,故有“螃蟹步”。 二、“拉花蹦蹦”中的道具种类 “拉花蹦蹦”中的主要道具可分为4大类型共计9种。根据调查,现将各道具尺寸及使用方法做了总结。 (一)扇类道具及使用方法 “拉花蹦蹦”中扇类道具有两种,一种是民间舞蹈中使用率较高的折扇,另一种是生活中常见的蒲扇。 1.折扇及使用方法 折扇又名“撒扇”“纸扇”“伞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棹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 “拉花蹦蹦”中的折扇是由竹木做扇骨、绫绢做扇面,其尺寸约为9寸。使用折扇的人物角色是“二儿子”。折扇的执法共五种,分别是:别扇、檀扇、握扇、扣扇、卡扇。每种执法都有相对应的舞蹈动作,以顶上立扇、单背扇、双背扇、双绕扇四个动作最具代表性。 2.蒲扇及使用方法 蒲葵扇俗称蒲扇,由蒲葵的叶、柄制成,质轻,价廉,是中国应用最为普及的扇子,亦称“葵扇”。 “拉花蹦蹦”中的蒲扇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样式。使用蒲扇的人物角色是“老妻”,蒲扇的执法只有满把正握和满把反握两种。舞蹈动作也相对单一,仅有大扇扇和大摆扇两种。 (二)鞭类道具及使用方法 鞭类道具共有两种,其区别在于制作鞭子的材质有所不同,由此便有了柳鞭和马鞭两种道具。 1.柳鞭及使用方法 “拉花蹦蹦”中的柳鞭由带细枝与柳叶的柳树枝条制成,长约一尺五寸,是舞蹈中的人物角色“小孙女”所使用的道具。其执法有握鞭和夹鞭两种,舞法有前点鞭、按篮鞭和摇鞭三种。 2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