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 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ns Bursal Disease ,IBD ),又称甘 布罗病( Gumboro Disease )、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双 RNA 病毒 科禽双 RNA 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免疫抑制性 的禽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性法氏囊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 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技术、 疫情报告、疫情处理、 预防措施、控制和消灭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从事禽类饲养、 经营和 禽类产品生产、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 进行病毒分离或免疫学试验。 流行特点 主要感染鸡和火鸡,鸭、珍珠鸡、鸵鸟等也可感染。火鸡多呈隐 性感染。在自然条件下,3?6周龄鸡最易感。本病在易感鸡群中发 病率在90%以上,甚至可达100 %,死亡率一般为20?30 %。与其 它病原混合感染时或超强毒株流行时,死亡率可达 60?80 %。 本病流行特点是无明显季节性、突然发病、发病率高、死亡曲线 呈尖峰式;如不死亡,发病鸡多在 1 周左右康复。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眼结膜及呼吸道感染。在感染后 3?11 天 之间排毒达到高峰。由于该病毒耐酸、耐碱,对紫外线有抵抗力,在 鸡舍中可存活 122 天,在受污染饲料、饮水和粪便中 52 天仍有感染 性。 临床症状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7 天。 临床表现为昏睡、 呆立、翅膀下垂等症状;病禽以排白色水样稀 便为主,泄殖腔周围羽毛常被粪便污染。 病理变化 剖检病变:感染发生死亡的鸡通常呈现脱水,胸部、腹 部和腿部肌肉常有条状、斑点状出血,死亡及病程后期的鸡肾肿大, 尿酸盐沉积。 法氏囊先肿胀、后萎缩。在感染后 2?3 天,法氏囊呈胶冻样水 肿,体积和重量会增大至正常的 1.5?4 倍;偶尔可见整个法氏囊广 泛出血,如紫色葡萄;感染 5? 7 天后,法氏囊会逐渐萎缩,重量为 正常的1/3?1/5 ,颜色由淡粉红色变为蜡黄色;但法氏囊病毒变异株 可在72小时内引起法氏囊的严重萎缩。感染 3?5天的法氏囊切开 后,可见有多量黄色粘液或奶油样物,黏膜充血、出血,并常见有坏 死灶。 感染鸡的胸腺可见出血点; 脾脏可能轻度肿大, 表面有弥漫性的 灰白色的病灶。 组织学病变:主要是法氏囊、脾脏、哈德逊氏腺和盲肠 扁桃体内的淋巴组织的变性和坏死。 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鉴定(见 GB 19167 ) 免疫学诊断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病毒血清微量中和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见 GB 19167) 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疑似本病的禽类,都应当 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国家动物疫情 报告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疫情处理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结合血清学检测做出 的诊断结果可作为疫情处理的依据。 发现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疫情时,养殖户应立即将病禽 (场)隔离,并限制其移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 场进行调查核实,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解剖、采 集病料、实验室诊断等,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当疫情呈散发时 ,须对发病禽群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按 照 GB 16548 进行)。同时,对禽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附件 1 ), 对受威胁禽群进行隔离监测。 当疫情呈暴发时按照以下要求处理 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含县级)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 威胁区。 疫点:指患病禽类所在的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禽类所在的禽场 (户)或其它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应将自然村划为 疫点。 疫区:指疫点外延 3公里范围内区域。 疫区划分时,应注意考虑 当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 。 受威胁区:指疫区外延 5 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封锁 由县级以上 (含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 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锁申请报告后,应在 24 小 时内发布封锁令,对疫区进行封锁,并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疫点:出入口必须有消毒设施。严禁人、禽、车辆的进出和禽类 产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 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出入时, 须经所在 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批准,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出入。 疫区:交通要道建立临时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 派专人监视动物 和动物产品的流动,对进出人员、车辆须进行消毒。停止疫区内禽类 及其产品的交易、移动。 扑杀 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扑杀发病禽群。 无害化处理 对所有病死禽、被扑杀禽及其禽类产品(包括禽肉、蛋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