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新疆伊犁地区出土铜鍑保护修复实录
万洁
摘 要:铜鍑是草原游牧文明演变发展的一种产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一批出土于新疆伊犁地区的史前大型铜鍑锈蚀进行科技分析,揭示更多关于这批铜鍑所蕴含信息的同时,通过科技保护修复使这批铜鍑的病害得以遏制,使其本体稳定满足博物馆的展陈要求。
关键词:大型铜鍑;锈蚀产物;科技分析;保护修复
伊犁河谷地区位于新疆西部,是丝绸之路北线重要的节点,在新疆青铜冶金史中有重要的地位,是新疆史前时期重要的铜矿冶炼中心。这里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文物,其中就有很多代表欧亚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特征的大型铜鍑,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国内一些学者对这些铜鍑的类型、分布、年代、材質、铸造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对铜鍑代表的文化和艺术信息有所揭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铜鍑受保存环境的影响,产生了许多病害,锈蚀逐渐向铜器本体蔓延,损毁日益严重。这些铜鍑可能已经得了被称作青铜器“癌症”的锈蚀病害—含氯类锈蚀(粉状锈),若不及时保护,就会将铜鍑腐蚀殆尽,甚至传染影响其他文物,所以对这批铜鍑的保护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1 文物概况及科学分析
本次修复的铜鍑共计7件,分别出土于伊犁地区的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和昭苏县,大小尺寸均有差异,整体造型表现为素面、敞口、弧腹、圜底,鍑足呈喇叭形。从类型上可以将这几件铜鍑粗略分为两类:
①立耳式铜鍑(耳位于铜鍑口沿之上),耳呈圆形,器形整体较高(图1~图3)。
②肩耳式铜鍑(耳位于铜鍑肩部或上腹部),耳呈半圆状,器形相对整体偏矮(图4~图7)。
梅建军先生研究认为第一类铜鍑可能与欧亚草原东部文化有关,第二类铜鍑可能与塞人文化遗存有关。陈藩先生等人对这批铜鍑的材质先后做过分析,发现主要以红铜材质为主,从金相结果判断都为铸造组织(表1)。
通过直观观察发现,这批铜鍑体型均较大,病害较严重,未见保护修复痕迹。所有器物均有残损,残损位置多在器物耳部、底足、口沿及腹部位置。所有器物表面都覆盖大量硬结土,且锈蚀严重,部分锈蚀已达铜胎,部分器物有变形现象。
1.1 锈蚀显微观察
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铜鍑锈蚀进行微观观察,通过剖面照片可看出锈蚀按层状分布,呈一定规律性。由外向内对锈层进行观察,发现有锈蚀夹层现象,锈蚀已经深入铜胎。表层锈蚀为浅绿色,二层锈蚀为灰绿色,三层锈蚀为砖红色,最内层锈蚀为灰绿色。通过锈蚀表面观察可看出表层锈蚀质地疏松、粉状分布。整体锈蚀状态符合青铜器粉状锈腐蚀特征(图8~图11)。
1.2 锈蚀物相检测
使用XRD对铜鍑表面锈蚀进行取样分析,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XRD检测结果显示,样品成分主要为碱式氯化铜、氧化亚铜、氯化亚铜和水胆矾。水胆矾常见于室外青铜器,生成原因可能与游牧民族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而其中的碱式氯化铜和氯化亚铜为青铜器有害锈的主要成分。游离的氯离子深入铜胎内部,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持续发生反应,生成新的锈蚀对器物本体造成破坏。
分析结果显示这批铜鍑锈蚀病害情况严重,亟须保护修复。
2 保护修复
2.1 表面清理
对表面进行清理时,首先使用毛刷刷去表面浮土,然后用棉签蘸取3A溶液(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丙酮三者1∶1∶1)和手术刀配合去除土质硬结物。在清理土质硬结物的同时,发现外表土质硬结物下层还有炭黑层存在,将这些真实历史信息保留,方便以后的展陈和研究,本次修复仅对附着较松软的炭黑用牙刷轻轻刷去,对附着较好的炭黑层予以保留(图12)。
2.2 有害锈治理
青铜器有害锈是危及青铜器寿命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去除有害锈的方式主要有机械法和化学法。机械法主要指通过手术刀、洁牙机、喷砂机和超声波清洗机等工具去除锈蚀;化学法则指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对锈蚀进行置换或者转化,常见的有倍半碳酸钠法、双氧水法、氧化银局部封闭法、锌粉置换法和电解法等。
根据这批铜鍑有害锈蚀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除锈。对于铜鍑表面大面积锈蚀的,应先用洁牙机刮除部分锈蚀,再使用1%~2%的倍半碳酸钠溶液进行浸泡,每星期换一次溶液,用氯离子选择电极检测溶液中的氯离子含量,直至氯离子去除完毕(图13、图14)。对于铜鍑表面点状腐蚀,用洁牙机剔除至露出铜胎,之后用毛笔蘸取1%双氧水点滴在除锈后的部位,对残留的氯离子进行去除。
2.3 整形
整形即矫形,对变形的铜器进行矫正。青铜器在使用过程中或是在埋藏环境中由于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利用各种矫形工具使这些变形的铜器恢复原来的形状。整形需要考虑铜器的材质,这次需要矫形的铜鍑多为红铜,铜质较软,厚度较厚,可以使用支撑、顶压和锤击等方法进行整形
文档评论(0)